2010年的艺术品市场上,中国书画占据绝对优势,文玩,价格再次攀升至一个新台阶,改写了中国艺术品的“天价”概念。诸多近现代名家作品的价格更是一路飙升,节节上扬。在2011年的市场上,中国书画将面临怎样的机遇与挑战?能否保持继续上涨的势头?
许多专业人士都对2011年中国书画总体行情持乐观态度。这种乐观有着多方面因素的支撑:首先,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看好,发展大方向不变,这是艺术品市场持续发展的根本;再者,虽然当前书画市场有很多泡沫,有些东西增值过快,但根据近20多年市场的规律来看,艺术市场的调整期越来越短,消化泡沫的时间也越来越快;其次,艺术市场占有份额还不大,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此外,近年来介入书画收藏、投资的人越来越多,为市场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客观上也刺激书画市场持续增长。综合来看,2011年,中国书画不断增长的趋势还将继续。
早在2009年5月,在中国嘉德春拍场上,张大千的《爱痕湖》以1.01亿元成交,中国近现代书画首次突破了亿元大关;同样是嘉德拍卖,2010年秋,李可染水墨巨制《长征》以1.075亿元,打破《爱痕湖》的纪录。然而,仅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北京翰海拍卖公司2010年秋季拍卖会,庆云堂近现代书画专场,著名画家徐悲鸿在重庆创作的写实画作《巴人汲水图》,以1.71亿元落槌成交,刷新中国近现代书画拍卖成交世界纪录。
古代书画也不逊色,频频拍出高价,如黄庭坚书法长卷《砥柱铭》4.37亿元,元代王蒙国画《秋山萧寺图》1.37亿元,清代钱维城国画手卷《雁荡图》1.3亿元,王羲之草书《平安帖》3.08亿元。
可以说,2010年的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是在中国书画的带领下,一路创出历史新高。
对于2011年中国书画市场发展情况,资深专家表示:“2011年的中国艺术品市场仍然会非常火爆,相比2010年还会有较大增幅。”
一方面,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看好,贵州文玩,发展大方向不变,这是艺术品市场持续发展的根本;另一方面,虽然当前书画市场有很多泡沫,有些东西增值过快,但根据近20多年市场的规律来看,艺术市场的调整期越来越短,消化泡沫的时间也越来越快;其次,艺术市场占有份额还不大,至纯天珠,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而就中国书画的市场份额来看,业内人士表示:“2011年的势头将比2010年更热。”书画之所以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和中国目前的文物政策相关,在拍卖市场上,瓷杂古董受到局限,因此,只要文物政策没有改变,书画占据主要份额的局面就不会改变。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