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谷是海上画派的代表画家之一。他由军官而画僧跌宕不凡的生平经历,成就了其绘画的卓绝韵致。他以落笔冷隽,别开蹊径的独特画风在保守摹古的清末画坛中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虚谷(1823—1896)俗姓朱,文玩,名怀仁,字虚谷,自号紫阳山民、倦鹤,籍贯新安(今安徽歙县)。居扬州,一生往来于扬州、苏州、上海之间,晚年也去过杭州。其画在晚清画坛声誉甚重,与任伯年、吴昌硕并称“海上三杰”,与任伯年、吴昌硕、蒲华并称“海上四家“。
虚谷花卉、蔬果、禽鱼,人物、山水无一不精,落笔冷隽,蹊径别开。其绘画在笔墨、图式上能推陈出新,戛戛独造,自出机枢。其中蔬果题材最能体现出虚谷绘画的特色。本次朵云秋拍推出的虚谷《蔬果册》正是这样一件佳制。
此册十开,写的都是江南太湖流域所习见的寻常风物,如松果、葫芦、藕片、红菱、 扁豆、丝瓜、茄子、葡萄之属,所画物象完全来自于大自然,但由于虚谷不同凡响的笔墨修为,赋予了这些平常之物更多的精神意趣。
这些画中的江村风物与其自然形态大为不同,变得拙朴简洁、机趣盎然。在师法自然的同时,虚谷不拘表象,以个人的独特视角去捕捉物象的内在神韵。
他笔下的枇杷,色泽赭红,与吴昌硕画中金黄硕大的塘栖枇杷异趣,应是苏州太湖洞庭东山名种“大红袍”。松针的用笔如金错刀,成扇状分布,在风中簌簌有声,颤战生姿;水蜜桃粉色相溶,水灵润泽。这些意象经过虚谷的夸张变形,成为“有意味的形式”, 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独特而新颖,令人耳目一新。 虚谷的构图,简洁而奇特、空灵而充实。佛手与兰花交错,南瓜共茄子纵横,白菜和萝卜参差,这样的构图单纯却极为饱满,魄力宏伟;画中意象的组合、安置别具匠心,几个杂果跌宕铺陈,画面上似乎流淌着抑扬起伏的轻音乐。此册设色淡雅,清丽和谐,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
虚谷的落款书法用笔汲取了李邕的拗峭和蔡邕的飞白,多用“断笔”,中锋、侧锋和逆锋互用,笔断而气连,看似空灵枯淡.却有内在的惊艳。
虚谷 蔬果册 册页十二开
出版:1.《艺苑掇英》(第十期),P10,至纯天珠,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0年10月。
2.《虚谷书画集》P20、21、24、25,(台湾)中华书局出版社,1983年1月。
3.《虚谷画集》P80、81、84、85,(台湾)艺术图书公司,1987年1月。
4.《虚谷画册》图版108~115,(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年6月。
5.《海上绘画》上海书画出版社,2011年11月。
展览:“海上绘画”,上海世博园中国馆,2011年11月25日-27日。
虚谷深谙禅理,兼及儒、道,学养深厚,其画风既承继了文人画的清高超脱、又汲取民间艺术的稚拙天真,以冷隽凌厉的笔势、独特新奇的造型、明快清雅的色调、蕴藉丰富的意境,文玩,横扫柔糜甜俗之气,犹如“一声清罄”,令人惊奇、振奋,被尊为“一代画宗”。
由于虚谷自矜其笔墨、所以留下的真迹并不多,为海上四家中传世作品最罕者。此册流传有绪,曾在海峡两岸出版多次,早为艺林所珍,在1980年就为国内权威艺术期刊《艺苑掇英》所刊载,并在台湾出版的《虚谷书画集》上两次发表,故有缘得此者自当珍护之。
上海朵云轩2011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拍卖日期:2011年12月14-16日
预展日期:2011年12月12-13日
展拍地点:上海四季酒店 上海市威海路500号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