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慈善理念、播撒爱心种子,传播上海城市精神,同时庆祝《上海画报》创刊20周年、《至爱》杂志100期和朵云轩拍卖事业20周年,在上海市“2013蓝天下的至爱”大型慈善活动中,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特会同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上海朵云轩拍卖有限公司举办艺术品慈善专题义拍活动。
2012年是《上海画报》创刊30周年。1980年,中共上海市委决定创办《上海画报》并开展筹建工作。1982年1月,《上海画报》(SHANGHAI PICTORIAL)创刊。1992年1月30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为《上海画报》十周年题词:“弘扬民族文化,展现现代风采”;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吴邦国同志为《上海画报》题词:“了解上海的视窗,增强友谊的桥樑。” 30年来,作为一份图文并茂的中英文双语综合性城市画报,作为上海对外宣传的重要阵地,《上海画报》以“向世界宣传上海,让世界了解上海”为己任,努力为上海改革开放作宜传。它以摄影专题为主要形式,用大量真实生动的原创图片、文字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各行各业的建设成就和社会生活中的万千新事,真实记录了上海和上海人的精神风貌,构建出上海影像的集体记忆,成为海内外读者了解上海的重要视窗。《上海画报》还培养了一大批摄影名家,积累了数十万张珍贵的当代上海图片资料,发挥了“资政存史”作用。
作为上海乃至全国第一份慈善公益杂志,《至爱》杂志自2004年5月创刊发行以来,在社会各界的热情关心和大力支持下,到2012年11月已出版百期。上海市政协主席、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理事长冯国勤为《至爱》杂志撰写百期寄语:“八年来,《至爱》始终坚持“依靠社会办慈善,办好慈善为社会”的宗旨,著力传递“人人可慈善,行行做慈善”的现代慈善理念,以生动的文字、精彩的画面,传播人间挚爱真情,讲述温馨、互助、奉献的爱心故事,已逐步成为上海弘扬慈善理念、播撒爱心种子、宣传感人事迹的重要阵地和视窗,推动了上海慈善事业发展,展示了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的别样风采,也为促进上海公民道德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创立于1900年的朵云轩,是上海百年老字号,素有“江南艺苑”、“书画之家”美誉,入选第一批“中华老字号”,是我国著名艺术品经营品牌。1992年,朵云轩得风气之先,注册了国内第一家艺术品拍卖公司,并于1993年6月20日敲响了中国内地艺术品拍卖第一槌,成为中国艺术产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近年来,朵云轩产业进入历史上发展最快、势头最好的时期,发展为艺术品经营综合性文化实体,是一家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艺术品经营领军企业。
2012年沪上的秋冬季节,有一股暖流涌动,这就是爱心的传递。“蓝天下的至爱”慈善专场义拍,得到了众多上海书画名家的热烈回应和大力支持。上海市慈善基金会顾问余慧文女士特意为本次拍卖送来了自己的摄影佳作。得知将要举办书画义拍活动的消息后,沪上知名书画家们心系慈善,满怀爱心,纷纷无偿捐出自己的心爱之作,先后有50多位名家捐赠书画及篆刻、雕塑、紫砂等艺术品。一件件笔墨丹青,一幅幅精品佳作,不仅体现了高超的艺术水准,也饱含著书画家的浓浓爱心和真挚情感。
上海市书法家协会阵容强大,名家济济。书协主席团对此书画义拍高度重视,立即进行了广泛发动。国庆日后,在周志高主席带领下,市书协副主席丁申阳、刘一闻、孙慰祖、李静、张淳、张伟生、宣家鑫、徐正濂、徐庆华、戴小京、王国贤,原副主席张森、王伟平、钱茂生等踊跃挥毫,都在第一时间捐赠出自己的力作。著名书法家王伟平书写的《山石》、李静书写的《兰亭集序》、徐庆华书写的《长征》等都是书法长卷。上海书协周志高主席表示,是慈善事业把沪上书法家紧紧连在一起,他们一呼百应,都非常愿意参加这次慈善活动。下一步,将动员更多的书协会员投身到慈善公益事业中去,人品与书品完美统一,文玩,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推动上海书法事业和公益事业繁荣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
上海书画院汇集了一批海派书画篆刻名家,为海派艺术振兴贡献良多。执行院长乐震文一向积极参加各项社会慈善事业,这次又与书画家们贡献了多幅精品。水墨大写意花鸟画大师龚继先专门送来了创作的佳构《荷塘拂晓》。副院长陆春涛、丁一鸣,知名画家汪家芳、邵琦,书法家丁申阳、方传鑫,篆刻家施元亮、陈辉等都为此次活动献上了精彩的书画作品。
胸怀大爱,为善最乐。沪上金石书画大家陆康先生贡献了两方篆刻《吉祥》、《有余》。著名艺术家彭鸣亮、丁乙、陈志宏、万芾、程多多、贝家骧、黄阿忠、宋建社、邵仄炯、乐坚、金江波、唐云辉、杨忠明、谢艾格、陆晞明等,至纯天珠,都献出了自己的精品力作。一幅幅别具一格、力透纸背的书法作品跃然纸上,一幅幅意境深远、充满神韵的丹青作品生动流畅,这不仅仅是笔精墨妙的艺术佳作,更是艺术家们精神境界和崇高风范凝聚成的深情厚爱。
一件书画,一份爱心;慈心博爱,至纯天珠,善举为民。近年来,传承海派艺术的书画家们大胆创新,在中华大地迅速崛起。本次专题义拍精品叠现,收集了沪上一批海派名家精品。同时,各种艺术形式储精蓄奇,大大丰富了“海纳百川,相容并蓄”的海派文化内涵。从50余位名家的佳作中,我们可以清晰看到海派大师和艺术新锐各自的修养与功力,深入了解他们作品的拈提古今,深邃寓意,堪称一场上海近年来规模盛大的海派书画艺术荟萃。著名山水画家潘永明不仅为此次义拍创作了巨幅山水作品《春山叠翠图》,还捐赠出自己珍藏的著名画家邱受成的佳作《端午小景》。著名画家李守白捐出重彩画《雅颂》,他说:“为‘蓝天下的至爱’这一慈善活动感到开心,也愿意为困难人士提供一些帮助。”上海文化新人、新锐油画家金国明捐出大幅油画《欧陆风情——西班牙百花巷》,他表示:“艺术家们就要为人民大众服务,为慈善事业尽微薄之力。”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也捐出了本社旧藏献给慈善拍卖事业,其中有画家陈克永的《黄山小景》、孙铁生的《六仙图》手卷、徐元章的水彩画《南京路》和《街景》等。
慈善事业是崇高的事业,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涓涓之水就会汇成爱的海洋,世界将变得更美好。慈善也是一种境界,是人间团结互助的情结和纽带,慈善互动充满著爱的温暖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