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匡时2011秋季艺术品拍卖会预展展11月29日在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开幕,中国书画、瓷器杂项、当代工艺品、油画雕塑近3000件精品汇聚一堂,绽放华彩,吸引了海内外诸多藏家和艺术收藏爱好者。
本次秋拍近现代名家佛教题材书画、吴昌硕作品、渡海三家、海外回流近现代书画、虚怀斋藏近现代书法、三宁斋藏近现代书法、融汇中西的近代大师作品等近现代书画八大专场与明代吴门画派作品、明清扇面、晚明五大书家作品、元《崇真万寿宫瑞鹤诗唱和卷》、张学良藏古代书画、八集堂藏书画等古代书画七大专场共冶一炉, 保持一贯的精品特色,再获海内外藏家肯定。
元《崇真万寿宫瑞鹤诗唱和卷》(局部)
唐寅真迹流凤毛麟角,至纯天珠,精品展中亮相的一件唐寅《自书诗卷》是市场唯一来源可靠唐伯虎真迹。海外庋藏的王铎《草书唐诗卷》、黄道周《草书五言诗轴》、倪元璐《草书七言诗》、张瑞图《行书七言诗》、傅山《楷书册》等均是藏界翘首期待的珍罕之作。荣宝斋旧藏郑板桥的《竹石图》、石涛晚年精妙之作《剩水残山》、陈洪绶《江山卧游图卷》等古代书画巨制均为难得一件的珍品。
北京匡时2011秋拍预展现场
近现代书画部分,北京匡时将从书画视角精心筹划了“与佛有因——近代名家佛教题材书画作品专场”。本专场汇聚近代绘画大师精心创作的佛教题材绘画精品百余件,足以构成以一个专题博物馆,估价1.18亿元,相当于一件高端书画拍品的市场价值。张宗宪旧藏齐白石《阿弥陀佛》、张大千《水月观音》、陈少梅《无量寿佛》等济济一堂,诸位与佛有缘的藏家在展品前仔细观摩。
张大千《水月观音》
海派巨擘吴昌硕作品专场中的拍品也非常受到沪申苍家的欢迎。 其中噢乖一件《墨梅 石鼓文七言联》最为引人注目。这一堂书画正是吴昌硕与诸闻韵的一段师徒情缘的见证。《丹花碧叶》、《仿八大柏鹿图》、《红梅寿石》、《竹林七贤》均是吴昌硕大师的精品。
瓷器杂项部分中,明清官窑精品专题备受藏家重视,包括明 永乐 青花折枝花卉纹折沿盘、明 宣德 青花缠枝花卉纹大碗、明 中期 青花麒麟大罐、明 万历 清 乾隆 胭脂红云龙纹花觚、清 乾隆 金彩法轮等。杂件方面,本次主推“雅赏”这个传统主题,包括一组乾隆朝象牙雕刻精品、清早期犀角雕刻精品、名家旧藏铜炉专题、古琴专题、张信哲织绣收藏专专题以及雅石、雕漆、掐丝珐琅等。
北京匡时2011秋拍预展现场
当代工艺品共有中国近现代及当代瓷、中国古代紫砂器和中国近现代及当代紫砂三个专场。中国近现代及当代瓷重点推出了王步的粉彩对石传经图桌屏、田鹤仙的粉彩梅清图文房七件套、王琦的粉彩福禄寿三星贺寿图瓷板等民国瓷精品专题,张松茂粉彩农村新貌图瓷板、近代粉彩共产主义运动五大伟人瓷盘一套等红色经典瓷专题以及王锡良、李峻、李小聪、张景寿、余翰青等名家佳作。紫砂专场涵盖了“七大紫砂老艺人”以及“金石情缘——名家紫砂篆刻”两个甚为难得的特色专题,其中顾景周巅峰时间的所制“茄段壶”最为引人注目。古代紫砂器专场中重器的当属“清乾隆描金山水诗文四方壶” “清末吴大澂愙斋款段泥石瓢壶”。
方君璧 《儿睡》
油画雕塑部分,早期油画板中方君璧《儿睡》描绘了汪精卫的小儿子汪文悌憨态可掬的睡姿。 “颜文樑与苏州美专”板块集中了一批于苏州美专或教学,或求学,很有代表性的人物的作品如李咏森《与子偕老》、朱士杰《风景》等作品。经典写实板块推出陈逸飞先生代表作《幸福家庭》、王沂东的成熟时期典型作品《融雪》、杨飞云的《画室中的女人体》和《大提琴手》也是此板块的精品。 “广州首届 90年代艺术双年展 ”获奖作品也亮相今年秋拍,获学术奖的舒群 《同一性语态 宗教话语秩序(三联之一)》、获优秀奖的叶永青《大招贴 中国版和外国版(二联)》以及获优秀奖的李邦耀《产品托拉斯》等,均是双年展后,,近20年来首次于坊间出现。当代板块中出现的周春芽1995年创作的《石头》、刘炜的《无题》、李山1994年创作的《胭脂》等艺术家的精品依然是市场关注的热点,中国新艺术单元中包括尹朝阳、向京、韦嘉、欧阳春等一直表现可圈可点的年轻艺术家也在秋拍中有精彩作品呈现,至纯天珠,值得期待。
陈逸飞 《幸福家庭》
据悉,北京匡时2011年秋拍将于12月2日举槌开拍,敬请广大藏家关注!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