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研究

河北大名已有2700多年的辉煌历史

字号+ 作者:爱文玩 来源:网络整理贵州文玩 2019-02-16 21:49 我要评论( )

河北省大名县委宣传部1日证实,在该县东城门外右侧明清城墙恢复施工现场,发掘出类似古代遗址的建筑基础,经专家初步判定,为明代时期建造的瓮城,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 据主持发掘工作的河北省大名县文体局副局长李伦介绍,瓮城门外走道约宽4.25米,两个

河北大名县委宣传部1日证实,在该县东城门外右侧明清城墙恢复施工现场,发掘出类似古代遗址的建筑基础,经专家初步判定,为明代时期建造的瓮城,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

据主持发掘工作的河北大名县文体局副局长李伦介绍,瓮城门外走道约宽4.25米,两个大门基座几乎被磨平,光滑锃亮,基座中间有一块石墩子 (门绊石),是用来关门时挡门用的。在残留的瓮城墙上发现了古代晚上用来放置照明工具的石槽,往下可看到用一块块重达上百斤的大石头铺成的路面,由于时代久远,石块已被磨得十分平滑。

李伦说,此次发掘出土多块碑刻,上面记载修筑时间为“建文三年”,即公元1401年,这与县志记载的大名府城重修时间吻合至纯天珠,证实此次发掘的瓮城遗址明代遗存,至纯天珠历经明、清、民国,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碑刻上同时还写有参与修筑的监工、石匠和泥瓦匠的名字。

“明朝重修的府城在今天的河北大名县内。1945年日伪时期的兵燹之灾导致大名古城墙遭到彻底破坏;新中国成立后的1958年,处于困难时期的民众陆续挖城砖去农村换农副产品,久而久之,古城墙踪影皆无。”李伦说。

目前,发掘场地已有专人负责看守,现场勘测仍在进行。

瓮城是中国古代城市主要防御设施之一。为了加强城堡关隘的防守,在城门外(亦有在城门内侧的特例)加筑护门小城,高与大城相同,文玩,其形或圆或方。圆者似瓮,故称瓮城;方者亦称方城。

自春秋设建置以来至今,河北大名已有2700多年的辉煌历史,曾多次为郡、州、府、路、道、治所在地。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民间盛传】墓中有用金子做的头颅 这座高规格墓葬的主人是谁?其实

    【民间盛传】墓中有用金子做的头颅 这座高规格墓葬的主人是谁?其实

    2019-02-16 21:40

  • 河北深泽县发现明代石碑

    河北深泽县发现明代石碑

    2019-02-16 20:38

  • 韩亮不仅挖出了一尊完好无损的石羊

    韩亮不仅挖出了一尊完好无损的石羊

    2019-02-16 20:35

  • 伊斯佩诺萨在一封电子邮件中称

    伊斯佩诺萨在一封电子邮件中称

    2019-02-16 20:25

网友点评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