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研究

为进一步保护做好了准备

字号+ 作者:爱文玩 来源:网络整理贵州文玩 2019-01-07 06:34 我要评论( )

唐代宗元陵的神道石马残块(资料照片) 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经过近一年的持续勘探发掘,唐代宗元陵取得唐陵大遗址保护项目的重要阶段性成果。考古工作者在唐代宗元陵发现的下宫1号建筑基址,是目前考古发现的保存最完整、面积最大的唐代陵园建筑

唐代宗元陵的神道石马残块(资料照片

记者从陕西考古研究院获悉,经过近一年的持续勘探发掘唐代宗元陵取得唐陵大遗址保护项目重要阶段性成果。考古工作者在唐代宗元陵发现的下宫1号建筑基址,是目前考古发现保存完整面积最大的唐代陵园建筑基址,对研究、复原唐代的宫殿建筑具有重要意义。

“唐陵大遗址保护项目始于2006年,在唐代宗元陵发现的神道石刻和下宫建筑遗址,可以说是近年来在唐代帝陵保护中取得的重要收获。”主持发掘的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田有前说。

唐代宗元陵的神道石人(资料照片)

唐代宗元陵位于陕西省富平县庄里镇,依山为陵,气度非凡,陵园呈长方形,周长达20公里。元陵中安息的唐代宗李豫是唐肃宗李亨之子,也是唐玄宗很喜爱的皇孙。他在位期间虽然内忧外患,但彻底平定了安史之乱,并采取措施逐步恢复发展生产

考古工作者在元陵发现的下宫建筑基址,位于元陵所在的元陵堡村东北约650米。目前发掘的1号建筑基址呈长方形,贵州文玩,尽管西部被现代水渠破坏,但东西残存长度仍有28米,南北进深约25米,文玩现场理出大量瓦当、筒瓦、柱础石等建筑材料。

唐代宗元陵下宫1号建筑基址(资料照片)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张博介绍,经复原发现,这座建筑由南北3排柱础、东西8列柱础构成,进深2间,文玩,面阔7间。“虽然建筑四周的散水损毁殆尽,但散水外的挡砖基本保留,这些残存的散水和包砖遗迹我们框定大殿建筑的完整范围提供了依据。”张博说。而发掘前遗址地面堆积的瓦砾厚达1到2.5米,也足见建筑体量之大。

此外,考古工作者还勘探清理出了19处原本位于地面的神道石刻,有石柱、石马、鸵鸟、石狮残块、牵马人等。除了清理记录之外,考古工作者还提取了完整的石刻三维数字信息,为进一步保护做好了准备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陕西富平银沟遗址发现宋元时期居民区

    陕西富平银沟遗址发现宋元时期居民区

    2019-01-07 06:37

  • 埃及发现女祭司墓 4400年古墓内藏罕见壁画

    埃及发现女祭司墓 4400年古墓内藏罕见壁画

    2019-01-07 06:30

  • 河北磁县发现金代重修唐帝庙碑

    河北磁县发现金代重修唐帝庙碑

    2019-01-07 03:54

  • 如编号为M16的墓室顶部

    如编号为M16的墓室顶部

    2019-01-07 03:52

网友点评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