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三个多月的考古发掘与清理,,考古工作者如今在陕西省靖边县的“匈奴故都”统万城遗址内意外发掘出一个规模巨大的建筑基址,其四面斜坡土木结构形式表明其应当是高大的楼阁式建筑,其巨大规模为统万城目前单体建筑考古所仅见。
“匈奴故都”统万城内一座巨大夯土楼阁式建筑的基址内发掘出的回廊式建筑
统万城内巨大夯土楼阁式建筑的基址内发掘出的瓦构件
统万城内巨大夯土楼阁式建筑的基址内发掘出的小型石猴等建筑构件
主持考古发掘的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邢福来说,现在我们发掘的这个夯土基址的长宽有三四十米,而且一个探沟解剖了一下这个建筑基址,发现夯土直接压在唐代地层上。从这一点来说,这个建筑的建造年代应该在唐末五代时期,由此可以推论出统万城的东城建立的年代应在唐末五代时期。
邢福来说,唐末时期在统万城一带,是拓跋思恭的靖难军管理的地区,而且统万城是靖难军的置所——夏州所在地,所以我们觉得这个重要建筑,应该和拓跋思恭有关系。这样就基本上解决了赫连勃勃建立的统万城,应该是我们现在常说的西城和外廓城的一部分。
据了解,拓跋思恭在唐末因镇压农民起义有功,被唐朝封为靖难军,置所就在夏州即如今的统万城,管理的范围包括现在陕北的靖边、定边,横山、米脂还有甘肃、宁夏、内蒙古的一部分。
邢福来说:“唐朝中央政府还赐姓拓跋思恭为李姓,改名为李思恭,而且靖难军节度使是世袭的,它的后代就到了李元昊的西夏。我们现在称之为西夏的这个国家为什么称为西夏,就是因为和他们的祖先在东边的夏州(即统万城)一带活动有关。”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