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研究

湖南考古工作者在对湘阴青竹寺窑址进行考古发掘时

字号+ 作者:爱文玩 来源:网络整理贵州文玩 2019-01-06 03:31 我要评论( )

日前,湖南考古工作者在对湘阴青竹寺窑址进行考古发掘时,分别清理出一座东汉龙窑、一座清代缸窑遗迹和相关的瓷片堆积,更让考古工作者欣喜的是,在清理清代缸窑遗迹中,竟又新发现一处被清代缸窑遗迹打破的东汉龙窑遗迹。 此次考古发掘的青竹寺窑址位于湘

日前,湖南考古工作者在对湘阴青竹寺窑址进行考古发掘时,分别清理出一座东汉龙窑、一座清代缸窑遗迹和相关的瓷片堆积,更让考古工作者欣喜的是,在清理清代缸窑遗迹中,竟又新发现一处被清代缸窑遗迹打破的东汉龙窑遗迹。

此次考古发掘青竹寺窑址位于湘阴县静河镇青湖村十六组,窑址西临湘江哑河(湾河),分布在低矮的丘陵上。早在1988年11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周世荣研究员领队曾与湘阴县博物馆联合对湘阴青竹寺窑址进行过为期1个月的考古发掘发掘地点位于湾河河边,出土瓷器残片近两万件至纯天珠首次揭示了青竹寺窑址的年代和产品特征。

此次湘阴青竹寺窑址考古发掘是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岳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湘阴县文物旅游局共同进行的考古发掘。此次考古发掘共发现3处窑址遗迹,已清理两处龙窑遗迹和相关瓷片堆积。

据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介绍,在1988年考古发掘湘阴青竹寺窑址时,曾出土一块细方格纹陶瓷残片,其上刻有“汉安二年×月廿五日”,汉安二年即公元143年,相当于东汉中期偏晚。本次考古发掘进一步明确了青竹寺窑的兴烧年代在东汉晚期,并已充分了解东汉时期湘阴青竹寺窑炉均为半地穴式长斜坡龙窑,贵州文玩,其构筑技术已相对成熟,文玩,正处于由粘土龙窑向土坯砖砌龙窑过渡的阶段,为研究长江中游地区成熟青瓷的起源和龙窑的发展演变提供重要资料。更为重要的是,青竹寺窑印纹硬陶和青瓷混烧是湘江下游由陶向瓷过渡的重要见证,并证明湘江下游是长江中游技术最为成熟的早期青瓷起源地之一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湖南湘阴青竹寺窑址首次发现东汉龙窑

    湖南湘阴青竹寺窑址首次发现东汉龙窑

    2019-01-06 03:16

  • 皖北首次发现宋金时期瓷窑址

    皖北首次发现宋金时期瓷窑址

    2019-01-06 00:20

  • 湖南醴陵发现五代时期古窑址

    湖南醴陵发现五代时期古窑址

    2019-01-05 14:45

  • 东阳市南马伏虎山窑址发掘取得重大成果

    东阳市南马伏虎山窑址发掘取得重大成果

    2019-01-01 16:51

网友点评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