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琥珀,可能很多人只会想起小学课文中那个古老的故事:一只苍蝇和一只蜘蛛,同时被卷入了黄色的松脂中,经历了上万年的沧桑巨变,最后被海边的小男孩用稚嫩的双手拾起……随着近几年来琥珀越来越流行,很多人都或多或少都听说过琥珀,那么,琥珀究竟是什么?我们应该怎么收藏之?
看点
一种珍稀药材和名贵宝石
琥珀其实是远古松脂的化石,是一种名贵的有机宝石,与珊瑚、珍珠统称三大有机宝石。像上文中提及的包含有动物的琥珀被称为虫珀,属于琥珀中的珍稀品种。据介绍,波兰格但斯克琥珀博物馆就珍藏着一块里面包裹着蜥蜴的琥珀,这块琥珀是名副其实的镇馆之宝,博物馆还为它专门安排了一位考古学家加以照顾。
在我国古代,琥珀被称为“兽魂”、“光珠”、“红珠”,被视为珍宝。在医学上是难得的药材,具有静心安神、协助睡眠的效果,更为练气修道者护身助气的宝藏。琥珀制造成装饰物也已经有几千年的前史了。譬如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有琥珀枕,能够在安睡时吸取芳香;陈后主花费千金为宠妃置办琥珀簪;故宫博物院中也珍藏着很多宝贵的琥珀首饰和由琥珀雕刻而成的精巧鼻烟壶。文人骚客也不吝才情地歌颂琥珀,其中不乏“千载忽旦暮,一朝成琥珀”这样的佳句。此外,琥珀还是佛教七宝之一,这也吸引了大量的收藏者。
品种
老蜜蜡沉稳蓝珀昂贵
琥珀的种类有很多,从透明度上划分有金珀、金绞蜜、蜜蜡等,从内含物上划分有动物珀、植物珀、水胆琥珀等,从颜色上划分则有白蜜蜡、金珀、血珀、绿珀、蓝珀等。
民间素有“千年琥珀,万年蜜蜡”的说法,其实琥珀和蜜蜡只是琥珀的不同种类而已,两者在年份上并没有明显的差别。蜜蜡的产量比较稀少,所以也更加珍贵,特别是世代相传的老蜜蜡,往往是一串难求。有的藏家专门收藏明清时期的老蜜蜡,这些蜜蜡经过上百年几代人的佩戴,因氧化变色而由黄转红,更有深浅不一的冰裂纹,是难得一见的珍品。
比蜜蜡更珍贵的还有蓝珀、白蜜蜡和水胆琥珀等。蓝珀是南美洲的多米尼加共和国的国宝,它原本只是地层中普通的琥珀,因数千万年前多米尼加火山爆发的高温,使地层中掩埋的琥珀发生热解,而热解过程中产生的荧光物质—多环芳香分子融入琥珀之中。也正因此,蓝珀会在荧光灯下发出夺目的幽幽蓝光。这种独一无二,因缘际会的条件使得多米尼加蓝珀成为了世上最昂贵的琥珀品种,顶级太空蓝的原料甚至每克要一两万元。
白蜜蜡,又名香珀,质地细腻,触手温润,产量较其他蜜蜡更为稀少。颜色越近似于象牙白也就越珍贵。它在常温下还会慢慢挥发出松香味,镇静安神,深受年轻爱美人士的喜爱。而水胆琥珀就更令人啧啧称奇了。琥珀晶体内含有液态水和气泡,有些甚至肉眼能看到水分流动,被称为“活”水胆琥珀;只有在放大镜下才能看到的,叫“死”水胆琥珀。因为采集,制作难度大,得到完整的水胆琥珀并不容易,这也提升了水胆琥珀的珍稀程度。
行情
10年间几乎涨了10倍
品相好的琥珀价格比等重的黄金还贵。但是,与钻石、翡翠、和田玉等比起来,琥珀的收藏一直处于低迷状态。随着近几年波罗的海一带、缅甸等主要产地的矿产资源出现严重枯竭,琥珀的价格才开始稳步上升,每克从十几元涨到一两百元,10年期间价格差不多涨了10倍。
据广州琥润琥珀工艺品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付少杰介绍,琥珀的价格从2012年起步,2013年大涨,特别是2014年春节前更是涨得厉害,截至2014年,琥珀价格已经连续上浮3年,有些品种的价格甚至升值了10倍有余。2014春节后,琥珀行业进入平缓期,价格稳定。2015年9月,经过两年积累的琥珀行情又开始出现上涨。
他同时指出,珍稀的琥珀在业内没有公允定价,上了拍卖场,起拍价成千上万,甚至无底价。北京保利去年12月的约250克天然金血虫珀摆件,估价就在50000元到65000元之间。但因为国内琥珀市场发展才十几年,并不成熟,国人对琥珀的认识也不多,这样的起拍价格很难说是标准价。总的来说,目前国内琥珀市场还处于普及知识、不断挖掘琥珀收藏潜力的阶段。
鉴定
琥珀透明蜜蜡不透明
蜜蜡与琥珀区分的方法很简单:透明的叫琥珀,不透明的叫蜜蜡,透明与不透明的混合交织在一起的叫做金绞蜜,周围透明、中心不透明的叫金包蜜。琥珀酸的含量和气泡的密集度才是影响琥珀透明度的重要因素。琥珀酸含量在3%一4%之间的琥珀是透明的,含量超过4%,琥珀呈现半透明状态;而超过8%则呈泡沫状,就成了不透明的蜜蜡,而气泡越多,光线折射越来越弱,琥珀也越不透明。
网上流传有用盐水浸泡之类的检测方法,但现在有一些生产厂家会把琥珀废料收集起来,再重新高温熔解成新的摆件、配饰。因为其物理性质完全没有改变,所以很难通过简单的物理方法鉴别。最安全的方法还是要去到正规的监测机构检测硬度和光折射率。
保养
琥珀属于有机宝石,最好的保养方法是长期佩戴,因为人体产生的油脂可使琥珀越戴越光亮。
琥珀硬度较低,要避免与钻石等硬质首饰一起保存。
琥珀要避光,避高温,避免有腐蚀性、有刺激性的液体。
琥珀如果长期不佩戴,应以温水清洗,再用柔软的布吸去水渍,绝对不能用硬毛刷去刷。
采写:南都记者 许琨 实习生 曾钰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