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记者 李树超
过去21年里,公募基金为基金投资者创造2.11万亿元投资收益,年均超过1000亿元,体现出专业资产管理机构在创造长期投资价值方面的优势。
21年创造2.11万亿收益
公募长期投资优势凸显
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1998到2018年的21年中,虽然各类型基金投向的市场都出现明显的震荡起伏,公募基金产品期间累计利润总额达到2.11万亿,基金投资者年均收益为1005亿元。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21年创造的收益,体现了公募基金在专业化资产管理和创造长期投资价值方面的显著优势,未来必将在资本市场继续发挥机构投资者的重要作用。
汇丰晋信基金总经理王栋对此评价,公募基金投资业绩长期来看相当出色。
资深基金研究人士王群航(博客,微博)认为,过去20多年,公募基金产品共创造2.1万亿元利润,这一成绩充分说明了长期投资和专业化资产管理的成果。长期来看,专业化投资可以平滑很多投资风险,为投资者带来良好收益。
还有基金行业资深人士也表示,20多年公募基金成绩显著。在1998年之前证券市场没有受到严格规范的机构投资者,公募基金是达到成熟市场标准的机构投资者,有成熟的投资理念,有公开透明的产品。公募基金的出现和发展壮大了机构投资者队伍,为个人投资者提供了丰富便捷的投资工具。
海富通基金相关人士说,基金公司是具有专业投资管理能力的金融机构。一方面,通过公募基金的方式,广大投资者可以享受到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发展的红利;另一方面,公募基金通过价值投资的实践,使社会资金得到合理配置。“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未来公募基金将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创造更大的价值。”
固收产品成投资收益担当
从各类型基金收益情况看,混合型基金是基金产品收益的第一大来源,21年累计投资收益为1.09万亿元,货基、债基投资等固收产品投资收益合计接近1.2万亿,在基金收益中占比高达56.7%,成为投资者赚钱的最主要来源,固收产品稳健的赚钱效应也带动货基和债基规模快速扩张。
王群航认为,泛固收产品整体风险收益特征就是稳健,货币基金在2012年以后收益率达到无风险利率的2倍以上,受到广大投资者的喜欢,这也是货基规模超8万亿的重要原因。
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总经理胡立峰表示,货币基金几乎没有申购费、赎回费,加上主要投资货币市场工具领域,基金业绩为正收益且持续稳定,基金投资者持有货币基金的获得感、体验感都比较好;债券基金主要是机构投资者持有,近年来机构投资者持有债券基金比例在90%以上,形成了目前老百姓(603883)主攻货基、机构主攻债基的市场格局。
前海开源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认为,过去10年,中国股市整体表现低迷,投资者避险情绪较浓,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更受欢迎,规模大幅增长。对于投资者来说,保住本金安全,追求稳定的回报是主要诉求。货币基金每年回报率不高,在3~4%,但每年都是正收益,累计回报并不少。
上述基金行业资深人士也认为,固收产品长期赚钱效应较好与国内证券市场功能定位有关。固收产品,尤其是货币基金利润来源于票息收入,而不是买卖差价,监管机构对固收产品监管较严,固定收益比较稳定,货币基金也基本没有出现亏损,流动性较好,这都促使货币基金规模在近几年出现大幅增长。同时,机构对于金融工具的认识更加深刻,对产品安全性、流动性的要求较高,固收产品更符合机构投资者的需求,造成了固收产品规模大幅上涨。
也有的业内人士认为,货币基金赚钱较多主要得益于利率市场化的趋势。
一位基金公司副总经理表示,随着银行表内受限后转到表外,货币市场基金成为类似于银行理财的一种更规范的产品,逐渐发展成为银行理财的替代品。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发展和基金规模的不断扩大,货基也成为市场长周期看最赚钱的产品类型。
21年来股基亏钱混基赚钱
投资者想赚长钱不容易
中国基金报记者 应尤佳
过去的21年,公募基金产品累计获得的2.1万亿元利润中,一半来自混合型基金,而股票型基金为亏损状态。业内人士认为,股票基金亏损而混合基金赚钱与两者的仓位相关。更为重要的是,公募基金整体是赚钱的,多数投资者有机会享受到长期投资的收益,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21年来股基亏钱混基赚钱
根据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数据,1998年到2018年,全部公募基金累计利润21110亿元,在所有大类基金中,混合基金的利润总额最高,为10903.44亿元,占全部基金利润总额的51.6%,而股票基金的利润总额为-1474.57亿元,也是亏损最多的种类。
从各年的利润情况来看,股票基金自2002年至2018年间,有9年亏损、8年盈利,其中,2008年、2011年、2016年、2018年亏损幅度较大;利润最多的年份是2014年和2017年。年度亏损最多的是2018年,一年亏掉2161.27亿元,2008年的亏损额为1651.15亿元。
相比之下,混合基金在多数年份实现盈利—14年盈利,有7年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