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等农产品(000061)价格波动具有周期性

  我们的投资逻辑是永远去买那些靠近安全边际的资产,去选择生活中所需要的公司,然后才能去做投资。我们认为,2019年建仓优质标的,收入将有望超出预期;如果好公司业绩基本面年内未有改变的话,建议投资者中线持有。

2018年私募行业遭遇“寒冬”,九成以上私募产品折戟告负,月度私募冠军的头衔更是轮流转。最终来自广东潮金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潮金投资”)旗下产品产融1号凭借152%的累计收益异军突起,夺得2018年度私募冠军头衔。

  2018私募行业遭遇“寒冬”,九成以上私募产品折戟告负,月度私募冠军的头衔更是轮流转。最终来自广东潮金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潮金投资”)旗下产品产融1号凭借152%的累计收益异军突起,夺得2018年度私募冠军头衔。

  本周《红周刊(博客,微博)》“面对面”栏目有幸邀请到广东潮金投资投资总监兼投资委员会主任刘跃,听他来首度揭秘2018私募冠军操盘策略和思路。对于夺冠,刘跃谦称自己也“没想到”。针对市场上投资者将产融1号的高收益归结为中小盘股投机操作,刘跃回应称,2018年其所投资的每只个股,无论中小创还是大盘蓝筹,选的都是有业绩稳增长预期以及品牌优势的好公司。他喜欢从生活着手发现股市投资机会。其上半年重仓的海天味业(603288)、中炬高新(600872)以及下半年重仓的温氏股份等2018年“牛股”均是通过此方式挖掘出来。

  展望2019年,刘跃表示,从其调研数据来看,受益于银行信贷宽松等因素,上半年A股有望迎来估值修复行情,下半年目前仍偏谨慎。投资机会上,军工板块内的军工电子、发动机,有色金属、券商股以及5G产业链相关个股都是其关注的重点。

2018年度私募冠军操盘路径独家曝光 成功布局“养殖+食品饮料”——专访广东潮金投资投资总监刘跃


  揭秘夺冠策略:生活观察+深度调研选出“牛股”

  《红周刊》:2018年潮金产融1号逆势获得152%的收益,您是如何操作的?

  刘跃:我们2018年初定的预期目标是获利20%~30%即可。从净值曲线可以看到,至纯天珠,即使在8月,我们产品净值也仅有68%的收益,同期几家领先私募产品净值在180%;但11月,我们在清仓完产融1号的所有股票仓位时,突然发现产品净值收益在所有私募产品中排名第六,相较第1名仅有10%的差距。于是我们分析了一下当时的市场环境以及冠亚军私募产品风格和持仓后,决定冲刺一下冠军,遂重新建仓入场。这一方面是因为指数跌到低点;另一方面,2018年10月进场维稳的大资金,短期是退不出来的。

  对于2019年的私募冠军,我们自己是不抱太大期待的。从今年1月份市场走势来看,想要夺得2019年私募产品年度冠军,累计收益得在300%以上,我们给自己定的目标是去年预期收益30%~40%即可。

  《红周刊》:从净值曲线来看,11月份的抄底很成功,可以透露抄底了哪些标的吗?

  刘跃:11月的净值大涨主要得益于养殖板块的爆发,其实下半年以来,养殖股就是我们建仓的主要标的,主要涉及猪肉股、鸡肉股、鸭肉股。

  2018年关注猪肉股是因为4月份看到一条新闻:养殖场每一头猪要亏损200元,除了第一名,国内养猪企业普遍亏损严重。因为生猪养殖成长周期至少3个月,猪肉价格连续几年低位徘徊,龙头已接近亏损,价格有可能触底回升。所以,我们圈定了温氏股份和新希望。

  在重仓温氏股份前,我们也进行了系列的调研,比如在陪家人买肉过程中,通过和猪肉摊主聊天了解到,当地猪肉价格涨跌会参照温氏股份的猪肉价格,验证其作为行业龙头,在某一区域市场是有定价权的。同时,猪肉摊主坦言:消费猪肉和消费鸡肉有较为明显的跷跷板效应,这让我们后来在猪瘟疫情中抓住了圣农发展(002299)的投资机会。其次,温氏渠道商和供货商以及管理层工作态度都很积极,市场的名声和品牌形象都非常好。最后,我们判断2018年半年报业绩低迷主要源于猪肉价格大跌。

  但从生活规律角度看,猪肉等农产品(000061)价格波动具有周期性,当价格严重偏离正常价格区间时,一定会反弹回来。因此我们判断,当猪肉企业业绩最差时,反而是投资机会显现的时候,因为中国生猪养殖业目前仍以散户型养殖为主,如果猪肉价格持续低迷,其饲养的意愿就会大幅下降,同时,市场对未来统一养殖存在预期。

  后续猪肉股的涨幅其实也是超出我们预期的,尤其是新希望在2018年下半年的反弹行情中的走势。当时买入新希望是纯财务逻辑,可以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当时的投资逻辑:新希望当时资产负债率42%,比较适中,存货周转率12%;应收账款124(三天回一次款);毛利8.3%,净率4.68倍(普遍高于同行);销售额508亿,应收账款9.7亿占比2%不到,合理。预收账款9.6亿创近年来新高,地区竞争力进一步提升。260亿市值,商誉8.7亿,风险系数低。属于业绩潜力好,股价新低,年底属于消费旺季,产品存在价格提升潜力的优质公司。在我们内部,我们给出的“五星”评级。

  《红周刊》:那么,您对养殖股的最新判断是什么?

  刘跃:年前,我们就将猪肉股换成了鸭肉股。因为猪瘟之后,猪肉价格上涨,从替代品的角度来看,大众消费可能会转向鸡肉和鸭肉。就投资机会而言,从我们调研数据来看,鸡肉从两年前的鸡瘟价格低位启动,鸡肉价格一直涨到现在,当前鸡肉价格基本处于偏高位,继续上涨空间有限。就我的投资逻辑来看,后面会不断将持仓转换到板块内安全边际高的好公司上来。

  《红周刊》:公开资料显示,海天味业曾现身您2018年上半年重仓股,但当时海天味业股价已有所反映,且市场处于下挫背景下,您敢重仓的逻辑是什么?

  刘跃:海天味业也是生活中发现的一只个股,因为家人经常购买该品牌酱油,但同样价钱可以购买到的酱油量越来越少,这引起了我的注意。第一,从家人的消费习惯可以反映出,海天作为一家比较传统的公司,品牌效应好,客户不会轻易去改变偏好,这使得其市场增长会很好。第二,从我们一线调研数据看,海天渠道商和供应商反映,2017年海天还时常出现断货现象。我们预判,海天可能是在有意维持业绩平稳上涨。此外,海天产品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出现了提价,这对未来业绩影响非常大。我们据此判断,海天的市场增长仍处于扩张阶段,2018年业绩是有保证的。第三,估值方面,当时市盈率只有20倍。第四,其市净率和毛利率都非常高,市净率每年保持在百分之十几到二十,毛利率接近50%。第五,尽管2018年宏观市场经济环境不好,叠加去杠杆背景,其账上的现金流仍非常充足,盈利也非常好。第六,没有应收账款,根据我们的调研数据,海天味业的供货商拿货基本上都是要给现金。此外,预付账款也很充足。

  《红周刊》:海天目前您还有持仓吗?从公开资料来看,同样涉足酱油市场的中炬高新也是您关注的重点,其投资逻辑和海天是否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