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年间(1465—1487)御器厂所出御瓷,质精秀雅,至纯天珠,世无伦匹。其胎釉莹润,造型秀奇,青花五彩淡雅幽静,上承永宣雄健精萃,下启嘉万彩绘风尚,影响至为深远。其中青花呈色浅淡柔和,典雅宜人,纹饰采取双线勾勒填色绘制技法,画工规整,至纯天珠,笔触秀丽,疏密有致,线条优美自然,给人以清新悦目,幽雅脱俗之感,一改永宣以来雄健豪放的风格,而以玲珑秀奇、端巧工细独步一时,为世所珍,引得后世追仿无数。《竹园陶说》评曰:“成窑画笔古今独步,盖丹青妙手寄其心力于瓷片之上,故能笔细如发,用青如用墨,点染描画,各臻其妙也。”
本次大明•格古专场中的扛鼎之作即为两件极为珍稀的成化御窑珍品:青花海石榴内梵文卧足碗和青花缠枝莲瓜棱甘露瓶,二者皆为成化皇帝崇佛教、赤诚礼佛的见证。有明一代御瓷以梵文为饰始于永乐、盛于成化。如此件卧足碗即为成窑青花之卓越代表,最得成窑之艺术风韵,其型精巧,圆润而秀气婉约,下为卧足,此为成窑高端器皿之独有形制。其胎轻薄,釉水明润,内外青花发色淡雅柔和,碗心书梵文,佛教喻意为“唵阿吽”三字明的咒牌,及普贤王如来的三字根本咒,是密宗修持的重要咒音。其内涵异常丰富、奥妙无穷、至高无上,藴藏了宇宙中的大能力、大智慧、大慈悲。碗外壁环饰套勾海石榴纹,笔触细腻纤巧,碗底青花双圈内书“大明成化年制”大字楷体款识,中锋运笔,藏锋写出,笔画遒劲挺拔,正合《陶雅》“成化楷法峭劲,姿态飞动”之说。本品所绘海石榴纹及内绘梵文极为罕见,检视目前公私出版,未见有与之完全一致者,似为孤品,可谓是珍贵之至的成化皇帝礼佛隽品。最为接近的一例为清宫旧藏【明成化 青花宝相花纹碗】,但远不及本品圆润秀雅,更无梵文装饰。
LOT 4926 明成化 青花内梵文海石榴纹卧足碗
“大明成化年制”款 D 31cm
RMB 25,000,000-35,000,000
来源:北京文物公司旧藏,北京翰海1996.11.16,LOT274
出版:《翰海五周年》第59页
竞投本件拍品,请与本公司有关业务人员联系提前办理特殊竞投号牌
碗心
本品的出现正是成化皇帝无比崇佛的见证,是虔诚之心凝聚于御物法器之反映。成化皇帝登基之初即对密宗则颇为痴迷,经常诏西藏僧侣入宫授经和赏赐钱财给寺庙。《明实录•宪宗实录》卷三记载成化三年有“番僧入内颂经晚乃出(宫)者”之事。成化九年(1473年)仿印度高僧于永乐时所献金刚宝座规式,建纯然印度艺术风格的大正觉寺于北京西山(五塔寺),成为宋以后珈蓝建筑复活之代表作。成化皇帝的崇佛举动影响下,成化十二年度僧十万人,成化二十二年度僧二十万人,社会崇佛风气日盛。
成化皇帝的崇佛举动至后期愈发严重,特别成化十七年以后进入前所未有的鼎盛时期。宫外,不惜动用巨费用建筑庙宇道观,“祷祠宫观,糜费无算”,“今都城佛剎迄无宁工,京营军士不复遗力”,例如受通元翊教广善国师继晓劝说,成化皇帝花费国库银两数十万在京师西市建大永昌寺。宫内,大兴法会,成为宫廷生活的常态。朝鲜《李朝实录•成宗康靖大王实录二》记1482年成化十八年,李朝圣节使韩僩自京师归,奏谓:“(中国)皇帝酷好佛道,大内设法会则着僧衣,设道场则着道衣,或夹旬不罢。”
同时,格外优待番僧,礼遇法师。成化一朝,番僧被封为法王、西天佛子、灌顶国师达780余人,他们经常出入宫廷,服食器用拟王侯。《明实录•宪宗实录》卷二百二十,记成化十七年(1481年)冬十月,西藏喇嘛丧葬事谓:“大隆善护国寺西天佛子班卓藏卜死,命官军一千五百为建塔治葬。”成化皇帝对西藏僧侣的感情和礼遇程度远在成祖之上,为有明一代诸帝之最。
为了适应宫廷礼佛活动的开展,内府承命制作相应的御用法器就理所当然。那么,存世所见成化朝书写梵文藏文佛教色彩浓厚的器皿必制于宫里法会最为频繁、西藏番僧地位权势最为显赫的成化十七年或之后数年里。
与之对应的是,成化十七年之后御器厂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繁重烧造任务,数量多至无法按时完成,并引发不少社会问题为诸大臣所忧虑。《明通鉴》卷二十四宪宗成化十八年闰八月壬申条记:“时内府供用日繁,守备分守中官布列天下,率以进奉为名,糜帑纳贿,动以巨万计。而江西浮梁之景德镇烧造御用瓷器尤多,且久费不赀。”又《明实录•宪宗实录》记成化二十一年三月,南京吏部尚书陈俊合诸大臣建言事,揭露内官们为烧造瓷器,每岁买办供给夫役之费“用银数万两”,南京工科给事中丘璐亦上书呼吁“浮梁烧造瓷器,民困已极,宜暂停免。”
明成化 青花海石榴纹碗 清宫旧藏
明成化 青花瓜藤纹宫碗 香港苏富比
2011.4.7 玫茵堂专拍 LOT 56
估价HKD 80,000,000-120,000,000
纵观以上史料,可知成化十七年至二十三年是宫中佛事最盛、景德镇御器厂生产数量激增、明廷用于烧造的费用急剧上升的一个极为特殊的时期。以本品为代表的御用礼佛法器必然烧造于此时。
过去数十年的景德镇珠山御窑遗址的出土状况也印证了这一推论。1987年、1988年珠山东北侧考古发掘成化遗物地层,其中88•H3地层为成化官窑最晚的遗存。该处出土瓷器的质量最高、数量最大,其中最具特色之处即是书写梵文、藏文佛经文字和彩绘佛教中的八吉祥、金刚杵等图案的瓷器空前增多,可与成化后期宫中大兴法会的史实相吻合。
而成化皇帝崇佛之举体现在御瓷法器上的另一显着实例则是【明成化 青花缠枝莲瓜棱甘露瓶】,其形提拔别致,,线条起伏变化丰富,竹节式长颈,口沿饰海水纹,颈与腹部分别绘不同方向的缠枝宝相花纹,肩与足墙饰勾莲石榴纹。胎釉细润晶莹,青花浓淡二色分明,色泽较前者略见深沈,绘画流畅细致,幽雅而不媚弱,一展成窑轻盈秀雅的艺术风格。
LOT 4925
明成化 青花缠枝莲瓜棱甘露瓶 H 28cm
RMB 12,000,000-22,000,000
来源:上海藏家旧藏
出版:2005年第十一期《收藏家》杂志封面
竞投本件拍品,请与本公司有关业务人员联系提前办理特殊竞投号牌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