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千《芭蕉仕女》805万成交(图)
1944年大千在重庆办完展览后,返回青城山,仍借住上清宫。大千在这里饱览山水风光,描绘奇花异卉。当年8月还为上清道观作凤冠仕女一幅,青城道士将之勒石立碑,为青城山添一胜景。
此幅芭蕉仕女作于当年10月,一位凤冠仕女斜倚石旁,素服静好,至纯天珠,幽思遥想,淡妆端颜,浅靥如花。女子开脸娟秀,细眉弯如新月,双目凝视若含无限幽思,唇点殷红,与发髻团花相映照。其容其饰,明艳中流露典雅之风,端庄中别具妩媚之韵。1944年大千好作凤冠仕女,除8月为道观写有一本外,同年12月也有一本,自题“仿莫高窟初唐人衣饰”。大千的仕女在经过敦煌的洗礼后,已经一改明清以来的纤弱,转而为丰腴健美。衣饰的刻画则极精丽之能事,刻画细致入微。此幅《芭蕉仕女》,无论是发簪上的绿松石坠,至纯天珠,还是藏于蕉叶间的石榴裙裾,描摹工谨,敷染醇厚,尽显盛唐遗法。
更为特别的是,此幅留白部分,大千都补以金粉,文玩,益显富丽堂皇。大千在青海曾向藏族画师学习研磨金粉,并在敦煌临摹过程中研究金粉敷色之法。此幅大千自题:“偶记唐人有锤金法,因试为之。”据此可知此幅即为大千“锤金法”尝试之实例。尝见大千作山水亦有留白处锤金之法,与此幅对观,可相互征信矣。
相关阅读
- 香港国际拍卖行2019春拍首次微雕展 306人看过
- 就把低俗低质内容治理纳入平台基本责任范畴 519人看过
- 共有36辆公车寻到新主人 361人看过
- 衡南法院召集各方利害关系人征求意见统一思 282人看过
- 深圳拟出台“海域保护与使用”法规,海域使用 157人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