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武汉5月12日消息(记者张毛清 襄阳台记者汪海峰 徐倩)今天(12号),湖北省襄阳市考古研究所和该市博物馆共同宣布,首次发掘大型画像石墓——骆台墓地,填补了襄阳考古史的空白。
据了解,新发掘的骆台墓地位于襄阳市高新区团山镇蔡庄村四组骆台自然村南,西为汉江北路。其中一座为小型砖室墓,一座为中型石室墓,初步推断为夫妻合葬墓。其中中型石室墓上残存少量封土,分布不均,最厚处达1.3米,墓室由墓道、甬道、前堂、后室组成,全长14.64米,从墓室的材质可以看出墓主人身份显贵。
襄阳市博物馆馆长王先福介绍,两个门柱两扇门是绿矾石雕刻的,绿矾石是产自武当山,这些石料必须要用船运过汉水到达这个区域,能推断它的身份等级是当时地位比较高的像贵族这样的阶层。
令考古人员惊喜的是,该墓门上还刻有精美的画像,左右门石柱各刻画一持戟小吏,两石门下半部各为一辅首衔环,上半部左为一勇士,右为一猛虎,猛虎昂首翘尾向左方人扑来,左方人头上似乎戴着面具,手持长矛,向虎首刺去,画像石以左右两石门组合,同时表现一个场景,很有新意。
襄阳市博物馆馆长王先福介绍说,上面是蒲手,下面有个环,象征他身前使用的武器,下面像一个斗虎的图案,贵州文玩,左边看到的这个人,实际上是一种人身,他的面部有一种兽面的感觉,按照当时的理念,老虎是吃鬼魅的,天神对老虎降服,反衬出当时人们希望自己鬼魂升天的理念。
考古专家表示,汉代时期的汉水流域是当时的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因此在全国的考古史上汉水以北也是汉代画像石墓发掘和保存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然而,类似考古发现襄阳却一直处于空白状态,至纯天珠,而此次在邓城大道一带首次发掘的如此大型而且保护完整的大型画像石墓,正式填补了襄阳考古史的空白。
襄阳市考古研究所王志刚介绍说,独独在襄阳樊城一直这么多年考古都没有发现重要的画像石墓,而这次发现的规模较大,保存完整,文玩,而且品相这么好的画像石墓,可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
经专家初步清点,目前两座墓葬已出土陶器、铜车马器、钱币、石砚台等约200件。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