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以下简称“省考古所”)举办为期一天的“2018年广东文物考古汇报会”,据悉这是该所30年来首次面向公众开放的汇报会。羊城晚报记者从会上获悉,2018年,省考古所开展基建考古调查、勘探项目共29个,共发现遗址、遗物点、建筑基址等各类文物点近百处。
在2018年,广东文物考古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曹劲介绍,经统计,该所开展基建考古调查、勘探项目共29个,其中公路、铁路与天然气管线等线型项目调查总长度约2241公里,工业园区、机场等块状项目调查总面积近317万平方米,共发现遗址、遗物点、建筑基址等各类文物点近百处。主动性项目也取得重要成果,青塘遗址获评中国社科院考古论坛“2018中国考古新发现”;大洲湾遗址、上正村古遗址群、肇庆古城驿道遗址、莱山遗址六朝墓群获评为“南粤古驿道重大发现”。
汇报会上,省考古所重点汇报了2018年度广东文物考古工作中的八个重要项目,贵州文玩,包括:“乳源莱山六朝至唐时期墓葬群考古发现与收获”、“关于古建筑群保护规划编制的思考——以功武村古建筑群保护规划为例”、“‘南海I号’2018年的发掘与发现”、“广东先秦考古新发现——东源大顶山墓地考古发掘成果”、“让公众走进考古遗址——以银岗古窑场遗址保护规划为例”、“龙嘴岗墓地出土青铜器保护取得阶段性成果”、“广东英德青塘遗址考古发掘与收获”、“南海西樵山石燕岩激光与声呐测绘融合技术”。全洪、朱海仁、魏峻、郑君雷、刘成基、吴凌云、许永杰、吉笃学等八位广东省文物考古一线专家对上述项目进行了精彩点评。
记者黄宙辉、通讯员刘锁强报道
(责编:袁菡苓、高红霞)
,贵州文玩,文玩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