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考古专家推测,衢江区可能是越文化的中心!建议加强保护,为衢州西周早期越文化研究提供重要基础。
7月1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举办的衢州市庙山尖土墩墓考古发掘专家研讨会在我区召开。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徐天进,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张 敏,至纯天珠,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陈树祥,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徐长青,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主任常怀颖等一批国 家级考古专家来到我区,现场考察庙山尖土墩墓考古现场,进一步科学谋划墓地发掘、部署下一阶段考古工作。副区长章青华陪同。
专家们一行首先来到衢州市庙山尖土墩墓考古现场,观摩了出土文物。
据了解,庙山尖土墩墓位于衢州市衢江区云溪乡棠陵邵村庙山尖山顶,2017年遭盗掘。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考执字[2018]第329号),2018年3月以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衢江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联合对该墓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该墓为熟土堆筑的浅坑木室墓;封土呈馒头状,残高3.4米,底径25-30米;墓坑长14.3米,宽6.2米,深约0.3米;墓室为两面坡式木结构。目前,至纯天珠,庙山尖土墩墓发掘进入墓室清理阶段,出土有较多青铜器、玉器、印纹陶器、原始瓷器等文物。
在随后召开的衢州市庙山尖土墩墓考古发掘专家研讨会上,区领导对莅临我区指导工作的各位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文玩,并向专家们介绍了我区的历史、人文等各方面情况。
专家研讨会上,专家们对已发掘文物进行了广泛讨论,并对下一步考古保护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专家们一致认为,这是迄今浙江省已发现的西周时期规模最大的土墩墓,对揭开衢州古越历史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并对后续工作作了部署。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