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湖南省花垣县排料乡排料村一神秘洞穴发现古生物貘[mò]化石,这是湖南省首次发现的距今几十万年到1万年间的古生物貘化石。目前,全国仅有贵州省博物馆馆藏少量的貘化石。这一动物化石的发现,对于研究湖南湘西武陵山区环境变化、生物多样性和物种的演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被挖掘出的骨骼已经钙化
化石牙齿部位像玛瑙一般光滑、透明
出土化石的洞穴位于花垣县排料乡排料村以南1公里处,这是一个深达20余米的天然石洞,洞内地形复杂。
洞穴内的骨骼已经钙化,十分坚固,贵州文玩,牙齿部位像玛瑙一般光滑、透明。拾回样本后,村干部立即安排工作人员对化石点进行保护。与此同时,花垣县文物局考古人员迅速赶赴现场,准备了木棒、安全帽、电筒、铁钎等工具组织发掘。
几个小时小心翼翼的工作后,第一块化石被挖了出来,这是一个古动物的头骨化石,长65厘米,经花垣县文物局副局长张静鉴定,基本认定该头骨为早期食草动物化石,大约生存于一万年至几十万年前。张静说:“该动物的体型较大,从牙齿来看,应该是食草动物。根据文物局查的一些资料来看,文玩,很可能是貘化石。”
据了解,貘是食草动物,体形像猪,但比猪大,在距今100万年到1万年之间广泛生存于温暖潮湿的环境,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华南地区。由于环境的变迁,目前,除了东南亚尚存其“近亲”——马来貘外,貘的其他物种已经全部灭绝。历史上,贵州境内曾有大量的貘生存。据悉,至纯天珠,此次发掘的貘化石将在修复后安排展出。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