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沈家山出土一隋唐时期的墓葬,考古工作人员在清理的过程中发现一隋唐时期的四系盘口壶,以及一些残破瓦片。在文物之外,古代人生活的遗迹也不断被发现,近百口汉井见证了那个时代。在沈家山的考古发掘可谓是惊喜连连,而在上周发现的汉朝夫妻合葬墓的陶罐里,居然发现了疑似穿越了2000年的汉代高粱。
扬州墓葬壶中藏“宝”
昨天上午,在沈家山考古现场,工作人员又发现一座隋唐时期的墓地。记者在现场看到,整个墓葬体制不大,但是随着发掘的深入,一样式精美的四系盘口壶出土,不过遗憾的是,壶腹上部有残破。
在最近不同朝代墓葬的发掘中,不断有各种各样的壶和罐出土。专家表示,这些壶和罐主要是放墓主生前物品,可能是酒、水果、粮食,当然也可能是放置冥钱等物品。但是因为年代久远,大多已经“尸骨无存”了。
汉代高粱出土见证扬州农耕史
昨天下午,在新出土的隋唐墓葬的不远处,也就是上周出土的汉代夫妻合葬墓旁边,记者发现了一堆东西,围观者表示,这可能是两千年前的汉代高粱。据一些围观者介绍,这些东西是上午从墓葬出土的陶罐里清倒出来的,虽然经过2000年的岁月侵蚀,但这些谷物仍色泽鲜亮,实在令人惊叹。
我市文化专家韦明铧表示,一般的说法中,五谷是指“黍、稷、菽、麦、稻”,而高粱就是属于典型的“黍”类谷物。在2000年前的汉代扬州,高粱是一大农作物。虽然现在的扬州主要农作物是水稻和小麦,高粱并不多见,然而高粱种子的出现却印证了在2000多年前,扬州也曾经是高粱的重要产地,至纯天珠,见证了那个时代扬州的农耕历史。
汉井记录了2000年前的生活
在昨天的沈家山考古现场,记者了解到,贵州文玩,随着不同时期的墓葬发掘,工作人员在考古过程中,一共发现了近百口汉井遗址。
一个多月的沈家山考古,常发现类似砖头状的叠加物。据了解,这些可能都是汉朝的土井,不过由于土井内部只有泥土,很难进行考古清理。
据韦明铧考证,文玩,沈家山历来是古人的“风水宝地”,地下历代墓葬也非常多,这些汉井的发掘见证了当年百姓的生活,对进一步了解扬州的历史有参照价值。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