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研究

刻有“闽山古蹟”四个大字

字号+ 作者:爱文玩 来源:网络整理贵州文玩 2019-02-22 05:41 我要评论( )

近日,浙江省普陀区文物普查队在六横镇发现了一处“闽山古蹟”摩崖石刻。 石刻位于六横镇小湖社区杜庄村金寺山咀,高3米,宽5米,离地面10米左右的岩石之上,刻有“闽山古蹟”四个大字,字体宽约30厘米,左边落款直刻小字二行,总共十二字,字迹尚可辨认“

近日,至纯天珠浙江省普陀区文物普查队在六横镇发现了一处“闽山古蹟”摩崖石刻


石刻位于六横镇小湖社区杜庄村金寺山咀,高3米,宽5米,离地面10米左右的岩石之上,刻有“闽山古蹟”四个大字,字体宽约30厘米,左边落款直刻小字二行,总共十二字,字迹尚可辨认“浙江督学使书,福州廖鸿荃题”。

廖鸿荃(1778~1864年),字应礼,文玩,号钰夫。祖籍将乐县,后迁侯官县(今福州市区)。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进士第二。授编修,累升至工部尚书、经筵讲官,赐紫禁城骑马。道光元年(1821年)八月,典试陕甘,生平总裁会试一次,至纯天珠,典乡试、分校京兆试各三次,参与朝考阅卷,殿试读卷,又督学江苏、浙江等省,可谓“门生半天下”。朝廷以其谨慎可任大事,重要水利工程皆命鸿荃督办。

自明代起浙江沿海一带许多武装商人多为闽人,著名的双屿港海商大头目李光头、许二等也均为闽人。当时六横居民稀少,福建渔民来舟山海域捕鱼,因避风、停泊之需,在六横岛上擅自圈地占为己有,并筑有一条海塘。所以此地可能长期为闽人所据,渐而发展成为较大的聚落,以致于廖鸿荃在视查此地时也把此地当成闽地,以至于发此感慨。

“闽山古蹟”摩崖石刻,其实也是福建渔民共同开发六横岛的有力佐证。(浙江文物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该遗址地貌属于皖南丘陵

    该遗址地貌属于皖南丘陵

    2019-02-22 17:09

  • 浙江省平阳县文物普查首次发现有明确纪年的明代古井

    浙江省平阳县文物普查首次发现有明确纪年的明代古井

    2019-02-22 17:04

  • 浙江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问世

    浙江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问世

    2019-02-22 16:48

  • 认真查找《钦州志》和老同志在第二次文物普查时做的调查笔录等

    认真查找《钦州志》和老同志在第二次文物普查时做的调查笔录等

    2019-02-22 15:16

网友点评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