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上午,浙江省博物馆举行了“十大镇馆之宝”评选结果新闻发布会,在杭的各大媒体出席 发布会。经过为期一个月的评选活动,浙江省博物馆“十大镇之宝”终于问世。根据观众投票情况,结合专家的评选意见,确定浙江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为: 河姆渡文化双鸟朝阳纹牙雕、良渚文化玉琮王、 春秋伎乐铜屋、战国越王者旨於睗剑、唐“彩凤鸣岐”七弦琴、五代吴越鎏金银阿育王塔、北宋彩塑泥菩萨立像、元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元龙泉窑舟形砚滴、民 国万工轿。其中7件“镇馆之宝”是在公众票选的前10位中产生,占70%,余3件专家在公众票选前17位中产生。本次选票最高,人气最旺的是越王者旨於睗 剑。
评选活动推出及“国之瑰宝——浙江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候选文物汇展”开展以来,参观观众络绎不绝。一个月的观众流量达9万多人。还出现了 一些感人事迹,如有一位姓谢的热心观众,在数次认真参观展览之后写了5万多字的观后感,还有一位美术老师组织100位不到11岁小学生参观展览,并参加评 选投票。在展厅中时常可以看到爷爷带着孙子,爸爸带着女儿,甚至是全家老小一起出动,专程来浙博参观“国之瑰宝”展,并互相讨论认真填写选票。大量观众表 现出对此次展览和评选活动的高涨热情,连在我馆工作多年的展厅管理员都说:“这种场面难得一见”。评选活动还影响全国,北京电视台,上海的《望》和杭州的 《小爱迪生》杂志等,都表示要参与“十大镇馆之宝”的专门采访和宣传报道。
这次活动观众反响如此热烈,一方面得益于展览本身的众多文物精品和浙博工作人员的精心策划,另一方面博物馆的专业人员与媒体两者资源的有效整合 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本次展览浙江省博物馆充分利用了当地有影响的媒体作为传播手段,最大限度让观众通俗易懂得来了解博物馆的文物,激起观众对博物馆文物的 兴趣和激情。这也是浙江省博物馆把馆藏的文物精华更好得传播给社会大众的一次有益的探索,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有些观众正是因为此次“国之瑰宝”展览和镇馆 之宝评选活动才第一次来博物馆参观。
今年是浙江省博物馆建馆80周年,贵州文玩,为了弘扬祖国优秀文化,传播浙江人文历史,我们以这样的投票评选活动和“国之瑰宝——浙江省博物馆‘十大镇馆 之宝’候选文物汇展”,至纯天珠,将馆藏的文物精品,以实物、图像和视频等传播手段,与社会公众直接互动。通过这样的互动,有更多不同层次的社会公众参与其中,了解 国宝,学到了相关的文物知识,得到了精神文化的享受。也使博物馆功能得到了有效的发挥,营造了全社会保护文物、利用文物和喜爱文物的良好氛围,贵州文玩,同时也宣传 了具有80年历史的浙江省博物馆。
此次展出的30件候选文物,有举世闻名、众人皆知的元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战国越王者旨於睗剑,也有举世无双、跨越数千年的河姆渡文化双鸟朝 阳纹牙雕、良渚文化玉琮王,以及长期置于库房,少与观众见面的南宋拉绒棉毯等,都是我馆馆藏各个门类中的顶级文物珍品,借着这次“国之瑰宝——浙江省博物 馆‘十大镇馆之宝’候选文物汇展”的机会集中亮相,让观众大饱眼福,这也是建馆八十年来首次举办,实属难得。“十大镇馆之宝 ”评选活动结束后,“国之瑰宝——浙江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候选文物汇展”,还将展出2个月。同时,为了给观众一个发表观展感言的平台,在“十大镇馆 之宝”出炉后,我馆还将于7月24日与杭州网、杭州日报联合推出“浙江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博客评说有奖大赛”活动,欢迎社会公众尤其是暑期在家的青 少年踊跃参加。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