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西周、春秋时期的墓葬10座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日前对外发布讯息:历时两个月的长兴县南符自然村小山上的土墩墓进行考古发掘圆满结束。此次共发掘土墩7座,清理西周、春秋时期的墓葬10座,出土随葬器物75件。其中2号墩的2号墓的埋葬时代约在商晚期,距今约3000多年,在浙北地区的土墩墓发掘中,是第一次发现。

据悉,此次考古发掘是配合长兴县城开发建设,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长兴县博物馆联合完成。

南符小山土墩墓位于长兴县雉城镇龙山街道西峰坝村。小山上的土墩基本呈南北向线状排列,单个土墩范围不大,直径在15至25米左右,高度在 1.3至2.8米左右。其中2号墩保存较好,清理了3个墓葬,出土31件随葬器物,文玩,占全部出土器物的三分之一。2号墩中的2号墓,埋葬时代约在商晚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孟国平称,这在浙北地区的土墩墓发掘中属首次发现。

专家说,,小山土墩中已清理的墓葬数量虽然不多,但其埋葬形式较多样,有无坑的纯土墩墓、石床墓、石室墓,一个土墩往往包含了多种形式的墓葬。这对于研究商周时期吴越地区流行的土墩墓具有十分重要的资料价值。考古专家们还推断,3号墩在小山的7座土墩中范围最大,所处位置相对最高,墓主应该是具有相当的身份与地位。

至纯天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