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研究

胶东地区首次发现宋代纪年壁画墓

字号+ 作者:爱文玩 来源:网络整理 2018-12-23 11:48 我要评论( )

2012年11月,山东省莱州市文昌街道办事处南五里村旧村改造工程建设中,发现古墓葬一座,烟台市博物馆组织考古队进行抢救性发掘,在胶东地区首次发现了有明确纪年的宋代壁画墓。 墓葬位于文昌街道办事处南五里村村南平地上,是一座仿木结构的砖室墓,坐北朝

2012年11月,山东省莱州市文昌街道办事处南五里村旧村改造工程建设中,发现古墓葬一座,烟台市博物馆组织考古队进行抢救性发掘,在胶东地区首次发现了有明确纪年宋代壁画墓。

胶东地区首次发现宋代纪年壁画墓

墓葬位于文昌街道办事处南五里村村南平地上,是一座仿木结构的砖室墓,坐北朝南,由墓道、墓门、封门、甬道和墓室组成。墓道,位于甬道的南端,墓道长4米,南端宽0.64米,北端宽1.35米。共有11级台阶。

墓门为仿木门楼式建筑。由立颊、门额、上额、槫柱、普柏坊和门楼等组成。立颊由单砖侧立砌成,上面涂抹一层白灰,后用土黄色绘制圆形装饰图案,高1.8米、上宽1.3米;门额用单砖平铺错缝而成,高0.1米,宽1.3米。正面砌筑两枚方形门簪,上绘制牡丹图案;上额在立颊内门额下用两层砖雕凹形顺砌,上下绘制缠枝牡丹图案;槫柱用一列竖砖侧立砌成,表面用红土涂抹,两侧各用五列竖砖错缝砌成,表面用白灰做底,有土黄彩带装饰。普柏坊用五层单砖砌成,表面涂抹白灰。门额两侧为半朵斗拱,之间有砖雕开窗,上为仿木屋檐,顶层两层正反砖雕瓦叠出高脊,用十一层单砖错缝平铺而成。

封门,封门砖呈外弧状,自底向上可分四层,第一层,先单砖侧立砌筑一层,再单砖平铺两行错缝砌筑四层,此层高度与两侧门砧高度相同,应为门槛;中层,单砖侧立砌筑五层,外弧;上层,单砖砌筑十一层,成菱角牙子形,最顶单砖平铺8层封堵。清理时在自底上数四层砖右侧第五砖上发现用墨书“専氏二伯十五”,字体为楷书。

甬道位于墓室南壁正中,为砖砌单层拱顶,砌法为三顺一丁,内长1.07米,宽0.85米,,自地面至顶部高1.8米。甬道墙壁涂抹白灰,东、西两壁均绘制有壁画

墓室,先挖一近似方形的土圹,其上口略小,下口较宽,四壁外弧,然后用砖砌筑墓室,用黄土抹口。墓室平面略呈方形,边长2.65米,四壁略外弧,中部高2.78米,墓室四壁采用单砖三顺一丁的砌筑方法。墓室内单砖顺砌铺地,高出甬道地面0.2米,形成“凹”字形台面,在其上砌筑棺床,棺床北紧靠墓室北壁,东、西两侧留有0.2-0.3米的过道,前面空地,长0.9米。墓室内壁四角连接处砌有倚柱,为单砖侧立,一竖一丁,柱高1米,无柱础,立于四角的地面上,柱顶有半朵斗拱。墓顶为穹窿顶式,为顺砖错缝堆砌而成。墓室四壁均有壁画,分上、中、下三层。

由于墓室被扰乱,人骨位置已被移动,清理时发现人骨为二人,主要为头骨及部分肢骨,头向不明。根据现场分析,骨架应放置在棺床上,头向为西,肢骨等堆积在东侧。

随葬品仅发现铜钱 16枚,多为宋钱,如元丰通宝、乾元重宝、天禧通宝、祥符通宝等。

该墓的壁画保存较好,主要绘制在墓门、甬道及墓室四壁。墓室内的壁画画面可分为三层,中间为仿木建筑结构,斗拱上为普拍枋,绘制缠枝牡丹,上层为穹窿顶下部为祥云纹,下层为壁画。墓室内的壁画上层、中层内容一致,下层壁画内容有区别。

墓门正面墙体上涂刷一层白灰,立颊绘土红和土黄彩带装饰,门额内顶部两侧绘缠枝牡丹图案,显的富贵华丽。甬道东壁,上层为墓志,下层为出行图。墓志外有一土红色边框。墓志铭文为:“大宋莱州故天水……三郎墓志”等,部分字迹脱落。出行图为绘制一匹黄骠马,马身高大,昂首面南,右前侧有一马夫,马的右侧后立二人。 甬道西壁,上层为题记;中部为“时在元丰七年”行楷纪年,其外有一土黄色边框;下部为出行图,绘有一匹枣红马,马夫三人,内容与东壁相似,但壁画脱落严重;题记为“时在元丰七年岁次甲子十月丁卯朔十四日,西沟……”等楷书字体。许多字迹脱落,少量字无法辨认,大意为壁画制作的时间、绘画者的名字等。

墓室东壁画面为青龙、备宴图。青龙为墨线绘制,头向南;备宴图,主要为厨房内情景。画面为八个侍女在厨房内筹备酒席的场面。中间有两张方桌相连,桌上放着盛满瓜果和面点的盘子,水果有桃子、梨、石榴、桔子等,食品有寿桃、饽饽等,此外,有八侍女头梳高髻用彩色包巾,端盘、洗碗等,各尽其职。桌后中间一侍女,圆脸尖额,头梳高髻包红色发巾,形态威严,面向左前方平视,左手握红色纸卷,右手做指点状,正在分配各种工作。一侍女手端一把茶壶,头梳高髻,身着窄袖长裙,露双鞋,插步摇,一侍女头梳高髻,包红色发巾,身着白衣长裙露双鞋,双手端着食盒,插步摇,二人侧面对视,相互交流。一侍女双手端一圆形高瓶,似酒瓶,插步摇,一侍女双手拿着 正往一盘食品上放,以保温,一侍女在后厨右手拿一空盘,左手拿一洗巾做擦抹状;桌上已有洗好的三组盘子;一侍女头梳高髻,包有红色发巾,身着窄袖花衣裙,手持团扇,上书“金车入门”楷书字样,躬身在一火炉旁做煽火状,炉中放满木材,炉火正旺,上放置一把酒壶,正在煮酒,一侍女身着长裙,头梳高髻包黄色发巾,站立,露双鞋,双手持扇,上书“富贵日兴”楷书字样。

墓室南壁因甬道,分为东、西两侧,其东侧画面为侍女图,画面为四个侍女,中间一女头梳高髻带花冠,身着黄色窄袖长衣裙,双手抱一围棋盘,插步摇;后一侍女梳高髻,围黄发巾,身着黄色窄袖长裙,披粉红色绶带,右手拿一土黄色瓷枕,目前视,插步摇;右一侍女头梳高髻,插花簪,身着窄袖粉红色衣裙,披绿色绶带,双手捧一酒坛,目前视,插步摇;前一侍女头梳高髻,围红色头巾,身着黄色窄袖衣裙,怀抱一把带套琵琶,回首,插步摇。四侍女形态自然,动感飘逸。南壁西侧画面为舞蹈图,画面绘制一缠枝牡丹图案的地毯,一乐伎头梳高髻,包红色发巾,身穿红色长袖衣裙,跳舞,一乐伎在侧面站立。

墓室西壁画面为猛虎图、伎乐图。猛虎图,画面以墨线勾勒一只昂首翘尾的猛虎,头向南,昂首翘尾,目视前方,做奔跑状;伎乐图画面为八个乐伎,梳高髻,垂带或包髻,着交领窄袖长裙,身前后均垂带,分别手持不同乐器正在演奏的场面,乐器主要有鼓、笛子、笙、琵琶、管、拍板等,此外,一乐伎梳高髻,面正,身着窄袖花裙,露双鞋,双手执一团扇,残,仅余“齐寿”二字。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房址内还发现了大量生火残留的灰烬堆积

    房址内还发现了大量生火残留的灰烬堆积

    2019-01-01 19:48

  • 考古人员在该地区已发现其中的陪葬墓和殿址

    考古人员在该地区已发现其中的陪葬墓和殿址

    2019-01-01 19:25

  • 此次发掘的文化层主要为唐宋和战国西汉时期

    此次发掘的文化层主要为唐宋和战国西汉时期

    2019-01-01 16:46

  •  西城驿遗址地处河西走廊中部、黑河流域中游

    西城驿遗址地处河西走廊中部、黑河流域中游

    2019-01-01 16:45

网友点评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