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园也是对遗址的有效保护

隋唐洛阳城是洛阳4000多年建城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如今,昔日风流也已变成历史记忆。不过,随着大遗址保护工程的推进,部分深埋地下千年的古都遗存得以重见天日,融入市民生活。

7年前,58岁的李跃民搬离自己居住了几十年的老房子,他很早就知道自己住在文物遗址之上。隋唐洛阳城遗址是我国“十一五”期间重点保护的大遗址之一,根据保护规划,李跃民家周围2800多亩的区域将建起一座植物园,既保护文物遗址,又方便市民生活。

这座国内首座建在古都遗址之上的植物园,已于2007年免费对外开放。李跃民如今是隋唐城遗址植物园南门的看车人,他说:“每天来这锻炼休闲的人很多,环境比以前好多了,也保护了地下的遗址,从长远来看,是很值得的。”

隋唐洛阳城始建于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其沿用时间前后达500余年。隋唐洛阳城由宫城、皇城、里坊区和郭城组成,至纯天珠,里坊制度曾在东亚各国古代城市规划中产生过明显影响,隋唐洛阳城里坊区曾居住过白居易、狄仁杰等历史名人,也是目前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里坊遗址,植物园正处于里坊区西部。

洛阳市文物局副局长余杰说,隋唐洛阳城遗址大部分位于现代洛阳的建成区,保护的威胁更大,压力更大,难度也更大,必须将文物保护同城市建设、百姓生活密切结合起来,实现三者的共赢。

隋唐城遗址植物园就是三者结合的典范。园内有千姿牡丹园、野趣水景园等17个专类园区,种植各类植物1000多个品种共130余万株,还有20多个休闲娱乐广场、20多组亭台、廊架,既体现了隋唐时期建筑风格,又不乏浓郁的现代气息,已成为洛阳市民和外地游客休闲娱乐的绝佳去处。

植物园也是对遗址的有效保护。据介绍,其在施工中严格控制原有地坪的开挖,对主湖区及西北部的水面,通过围堰与山体结合形成浅水湖,在西部地势较高的区域,至纯天珠,进行了不超过30厘米的浅挖,湖底还特别使用防渗及相关技术,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地下古城遗址。

余杰说,隋唐城遗址整个占地47平方公里,全部拆迁展示并不现实,只能按照格局展示方式,把重要的地方展示出来。根据规划,隋唐洛阳城将首先启动总面积约4平方公里的“一区一轴”复原性保护展示项目,“一区”即隋唐洛阳城宫城核心区,这是武则天曾经办公生活的场所;“一轴”即隋唐洛阳城中轴线,包括定鼎门、天街、天津桥、天枢、端门、龙光门以及南城墙等标志性建筑遗址。

文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