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萧山博物馆编著的《萧山柴岭山土墩墓》考古发掘报告,文玩,由文物出版社出版发行。
柴岭山土墩墓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西部西山山脉柴岭山至蜈蚣山之间的山顶、山脊或山坡上,因盗掘,2011年3月31日至2012年6月15日,文玩,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萧山区博物馆对其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此次发掘共清理37座土墩,贵州文玩,发现59座墓葬、8个器物群、1座窑床和1个灶。墓葬和器物群内出土器物867件(组),封土、填土和扰土中出土器物55件。
柴岭山土墩墓是中国南方地区商周时期考古的又一大重要收获。墓葬类型丰富多样,年代跨度大且无缺环,从商代中晚期延续到战国初期。该墓地的发掘对构筑中国南方地区商周文化的发展序列、深入探讨南方地区商周时期的丧葬习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类型多样的墓葬为探讨中国南方地区土墩墓的内涵、形制特征、演变序列和族属提供了可靠资料。大批典型器物的出土为研究中国原始瓷的起源、传播、制作工艺和印纹硬陶的流传、演变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实物资料。商代土墩墓的发现意义重大。墓地中发现的大型“人”字形木室墓和大型亚腰形石室墓为规模巨大、保存完整的墓葬,属于规格、等级较高的贵族墓葬,它们的发现对探讨越地贵族墓的丧葬习俗、埋葬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此次发掘入选“2012中国重要考古发现”并入选参加“2012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吸引了各路媒体的眼球,新华社、浙江日报、浙江电视台、杭州日报、钱江晚报等新闻媒体均重点报道了本次发掘成果。
《萧山柴岭山土墩墓》是根据发掘资料整理编写而成,全书分前言、综述、分述、分期与年代、结语五部分,系统介绍了柴岭山土墩墓的发现、发掘情况,结语部分重点阐述了此次发掘的重要收获。《萧山柴岭山土墩墓》对深入研究商周时期中国南方地区的丧葬习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萧山柴岭山土墩墓》新书发布会计划6月9日上午于萧山博物馆举行,届时,还将举办《山栖越魂——柴岭山商周土墩墓考古发掘成果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