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荆州1月11日消息(记者左艾甫 荆州台记者佘国俊)为配合湖北省第二届园博会项目建设,2018年5月以来,荆州博物馆对位于纪南镇的小山子墓地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截止目前已发掘出东周楚墓158座,出土珍贵文物595件,并发现一处距今约3万年的旧石器遗址,为研究东周时期楚国文化和荆州古代旧石器发展脉络提供了重要依据。
图为荆州小山子墓地抢救性考古发掘现场。央广网发 荆州台记者佘国俊摄
考古发掘表明,小山子墓地面积1500平米,由158座小型东周楚墓组成,这些楚墓虽然大部分遭受盗扰,但仍出土了一批珍贵的东周时期文物,文玩,除了较多的陶质鼎、豆、壶等器物组合外,,还有大量戈、剑、矛等兵器,且保存完好。如出土的一把长约50公分的青铜剑不仅形态完整,剑柄上用丝绸编织的剑绳也完好无损;一件越式矛虽历经两千多年,文玩,但矛上的图腾花纹仍清晰可见。荆州博物馆考古领队肖玉军介绍,楚国人尚武,墓葬中都有随葬的铜制兵器,铜矛、铜剑、弓箭等等,其中有一件越式矛上有一些很奇特的花纹,目前的技术还无法破解这些花纹的工艺。在小山子墓地附近,考古人员还发现了一处面积达1.1万平米的旧石器原生地层,出土石器293件,对荆州的楚国文化系列考古有一个整体的研究,对当时的葬俗、葬制有了认识,也可以与同时期其他地方的文化进行对比研究。
图为荆州小山子墓地发掘出土的珍贵文物。央广网发 荆州台记者佘国俊摄
据了解,2018年以来,考古人员在小山子墓地附近还先后发现了龙会河南岸、北岸墓地、邵家台墓地和邵家咀遗址,完成440座战国时期墓葬、130座汉代墓葬的考古发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