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研究

山西陶寺遗址发现中国现存最早宫城

字号+ 作者:爱文玩 来源:网络整理贵州文玩 2019-01-10 11:48 我要评论( )

记者9日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获悉,经过5年发掘、论证,考古专家在襄汾陶寺遗址发现中国最早的宫城,为研究中国古代重要都城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实物参考。 201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山西省考古所联合对陶寺遗址疑似宫城城墙进行持续发掘。2016年6月

记者9日从山西考古研究所获悉,经过5年发掘、论证,考古专家在襄汾陶寺遗址发现中国最早宫城,为研究中国古代重要都城制度提供重要实物参考。

201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省考古所联合对“陶寺遗址疑似宫城城墙进行持续发掘。2016年6月,考古专家发现并锁定了东南门址和东南拐角处的侧门。2017年,陶寺遗址考古项目继续扩大发掘,考古专家陆续摸清了陶寺宫城城墙堆积、结构、年代发展演变问题

考古工作者在对宫城城墙基槽夯土进行环刀取样测密度

陶寺宫城位于陶寺遗址东北部,呈长方形,东西长约470米,南北宽约270米,面积近13万平方米,由北墙、东墙、南墙、西墙组成,城垣地上部分已不存在,仅剩余地下基础部分。南墙西段及西南拐角已被破坏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领队高江涛介绍,2017年,考古工作者开始发掘宫城东南拐角,至纯天珠,研究发现,陶寺宫城遗址基本完整,自成体系,结构严谨,具有突出的防御性质,是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的宫城。

宫城东南门址示意图

高江涛介绍称,宫城实际上就是古代阶级划分的重要标志,起着皇室普通百姓生活区域分隔的作用。陶寺宫城的发现,使得陶寺“城郭之制”完备,陶寺很可能是中国古代重要都城制度的最初形态。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早在2015年就对外宣布称,陶寺遗址是最早的“中国”,通过近40年的考古发掘,初步揭示出陶寺遗址是中国史前功能区划最完备的都城,由王宫,外郭城、下层贵族居住区,至纯天珠,仓储区,王族墓地王陵),观象祭祀台、工官管理的手工业作坊区、庶民居住区构成,兴建与使用时代距今4300-4000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曾表示,一系列的考古证据链表明,陶寺遗址在年代、地理位置、陶寺遗址的内涵、规模和等级以及它所反映的文明程度等方面,都与尧都相当契合。在学术界,文玩,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陶寺遗址很有可能就是尧的都城。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首个山东省公众考古基地也在此揭牌

    首个山东省公众考古基地也在此揭牌

    2019-01-10 11:50

  • 记者获知:蔡家楼在清代时曾有朱姓先辈考中进士

    记者获知:蔡家楼在清代时曾有朱姓先辈考中进士

    2019-01-10 11:47

  • 西部有一宽约25米豁口与外相连

    西部有一宽约25米豁口与外相连

    2019-01-10 11:44

  • 立即与屈家岭遗址管理处联系

    立即与屈家岭遗址管理处联系

    2019-01-10 11:42

网友点评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