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研究

记者获知:蔡家楼在清代时曾有朱姓先辈考中进士

字号+ 作者:爱文玩 来源:网络整理贵州文玩 2019-01-10 11:47 我要评论( )

7日,在金山朱泾镇待泾村,现场工作人员为那里的七根柱子竖起金山区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据悉,这是一座清代古船舫遗址,也是上海首个经正式发掘、与水下文化遗产密切相关的半淹没遗址。 发掘过程中七根柱子变八根 朱氏船舫遗址就挨着待泾村的一条小河浜。

7日,在金山朱泾镇待泾村,现场工作人员为那里的“七根柱子”竖起“金山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据悉,这是一座清代古船舫遗址,也是上海首个正式发掘、与水下文化遗产密切相关的半淹没遗址

发掘过程中七根柱子变八根

朱氏船舫遗址就挨着待泾村的一条小河浜。住在附近的朱阿公告诉记者:“最早发现的时候是七根柱子,,4月份考古专家河道发现第八根柱子。”待泾村村委会主任姚民军表示,上世纪七十年代疏浚河道时,可能是在石柱附近挖得太深,后来有一根石柱倒掉了,“此次考古发掘不仅让我们看见传说中的第八根柱子,至纯天珠,还整修了船舫遗址,在船舫上架梁盖棚。”

位于金山朱泾镇待泾村的清代古船舫遗址

去年2月下旬,上海文物局文物保护研究中心专家多次进行实地勘查后,初步确定遗址为一处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清代水下文化遗产。同年3月,遗址考古发掘工作正式开始。金山区博物馆文物保护部主任王斌说:“待泾村船舫保存完整工艺很考究。船舫遗址所在的这个小河叫蔡家楼,船舫是挨着小河浜建造的,至纯天珠,朱家人那时候可把船停在这里。”

江南地区罕见古船舫遗址

现场看到的古船舫,是东西三间,进深一间的格局。船舫是江南水乡特有的一种建筑类型,通常的建筑形式为石柱上架梁盖棚,船只停靠在船舫里,避免遭受风吹雨打。专家说,这个船舫是朱家的停船码头。

当地村民和专家的描述中,记者获知:蔡家楼在清代时曾有朱姓先辈考中进士,具名无考,后官至二品;河名“船王浜”,宽15至20米,遗址附近曾有跨河木桥两座,1958年后因堆坝致河道被拦截;遗址立柱顶部原系砖瓦木棚。

国内多位文物考古专家现场论证,已确认待泾村船舫为江南地区一处罕见的古代船舫遗址,也是上海首个经正式发掘、与水下文化遗产密切相关的半淹没遗址,具有重要历史价值。据悉,今后这里会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让更多市民一睹遗迹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用好中斯联合考古成果 上博“一带一路”研究发展中心揭牌

    用好中斯联合考古成果 上博“一带一路”研究发展中心揭牌

    2019-01-06 18:48

  • 对斯里兰卡“海丝史迹”进行调查

    对斯里兰卡“海丝史迹”进行调查

    2019-01-06 14:56

  • 并组成了联合考古调查队

    并组成了联合考古调查队

    2019-01-06 14:54

  • 青铜尊只有大夫一级的人才能拥有

    青铜尊只有大夫一级的人才能拥有

    2018-12-30 12:31

网友点评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