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研究

而这样的圆坛也符合《易经》中的参天两地

字号+ 作者:爱文玩 来源:网络整理贵州文玩 2019-01-10 08:46 我要评论( )

一座神秘的土堆引起了2017丝绸之路天山古道巴音布鲁克路网实地综合考察队队员们的注意,最终的科考结果让人感到不可思议:这个巨大的土堆竟然是有3000年左右历史的神秘祭坛。 土堆中间虽然已经坍塌,但站在周边的土堆上仍可以看出,这个中心土堆十分庞大,

一座神秘的土堆引起了2017丝绸之路天山古道巴音布鲁克路网实地综合考察队队员们的注意最终的科考结果让人感到不可思议:这个巨大的土堆竟然是有3000年左右历史的神秘祭坛

土堆中间虽然已经坍塌,但站在周边的土堆上仍可以看出,这个中心土堆十分庞大,是个规规矩矩的圆形。外围还有一圈用石头填成的花样圈,平铺在地面。再向外,又是一个同心圆土堆,再向外,仍然是一个同心圆。同心圆外,还有一圈用石头单独围个小圆圈的一组更大的同心圆。在第一个圆与第二个圆间,还有东南西北四个放射状直线。

据中央民族大学教师马赛介绍这些圆圈均为同心圆。经过认真测量后他们发现至纯天珠,最中心的圆直径50米,二层圆直径71米,三层圆直径100米。这3个数形成一个等比数列,等比正好是根号2。“如果这种现象是偶然的,那也太不可思议了。如果是有意这样规划出来的,则说明在那个年代建筑这个祭坛的人一定受到了中原的影响我们认定它为祭天的祭坛,就是因为这种现象在中国历史上多次出现过,而且都是为了祭天有意为之。”

负责此次科考的中国社会科学新疆考古队队长巫新华博士介绍,这种文化被称为赫列克苏尔考古文化,它大量存在于蒙古高原中西部、阿勒泰山一带,天山一带也有,这里是最南的地区。学术界认为,这种形制有四种作用:墓葬墓葬祭祀祭祀太阳祭坛。

祭坛圆方关系资料照片

据了解,我国距今5000年左右的牛河梁祭坛就是由3个同心圆组成的,但它的规模比巴音布鲁克草原此次发现的祭坛规模要小许多,它3个同心圆的直径分别只有11米、15.6米和22米,这3个数形成一个等比数列,其等比正好就是根号2。这与巴音布鲁克草原发现的这个祭坛高度一致。

《周髀算经》有记载:“圆出于方,方出于矩。”这就是说,那时人们就开始以正方形为基础来定圆了。而这样的圆坛也符合《易经》中的“参天两地,圆而涵方”的宇宙观。

从古至今中华民族对太阳、天空的崇拜是一直存在的。从目前发现最早的牛河梁祭坛,到北京的天坛,都是为了祭天而设置的。此次巴音布鲁克草原发现的祭坛,与中原地区的祭坛特点相近,应该是当时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刻意所为,否则不会出现3个同心圆的等比数列关系。

另外,从现场的情况也可以看出,这个祭坛周边用石头铺成的花样圈又有自己鲜明的特色,从空中可以看出,它的花样具有鹿角石图案云纹图案,这与在内地发现的祭坛又有不同。而从它的建筑规模来看,如此庞大的建筑,一定也不是一般人小族群可以做出的,它一定与一个神秘的崇拜现象有关。

巫新华博士还认为,这种祭坛形制与蒙古包有着密切的关系,甚至可以说解决了蒙古包的起源问题

从此次发现的祭坛所在地看,这里自古以来就是通往中亚、西亚各地,连接天山南北的一条大通道,也是中原文化向西走出去的一条必经之路。

由于这里留下的各种文字和其他方面的资料十分缺乏,当年生活在这里的是什么人,他们为何会建筑这样的祭坛,至纯天珠,仍然是个谜。目前,,考古学正在寻找更多的实物,以期破解这个谜团。但有一点是可以证实的:从牛河梁祭坛,到北京天坛,中华民族一直延续着同一种祭祀传统。而巴音布鲁克草原上的这处祭坛,正好印证了中华文化的这个传统,这从一个方面说明,这里与中原王朝一定存在着极大的关系。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新疆和布克赛尔县铁器时代遗址进行考古发掘

    新疆和布克赛尔县铁器时代遗址进行考古发掘

    2019-01-10 08:29

  • 可能是部落贵族居住的地方

    可能是部落贵族居住的地方

    2019-01-10 01:42

  • 克塔铁路沿线共有30座墓葬

    克塔铁路沿线共有30座墓葬

    2019-01-09 22:40

  • 并利用无人机对可以工作的区域进行航拍

    并利用无人机对可以工作的区域进行航拍

    2019-01-09 19:51

网友点评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