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研究

河北临西发现武周墓志铭 距今1321年

字号+ 作者:爱文玩 来源:网络整理贵州文玩 2019-01-09 22:39 我要评论( )

河北省临西县历史文化研究人员日前在该县摇鞍镇乡一农户家中,发现了一方完整的武周时期墓志铭。该墓志铭立于万岁登封元年二月十八日(公元696年),距今已有1321年的历史。 该墓志铭及墓盖为正方形,长宽均为48公分,厚度13.5公分,青石材质,字体为篆书

河北临西历史文化研究人员日前在该县摇鞍镇乡一农户家中,发现了一方完整的武周时期墓志铭。该墓志铭立于“万岁登封元年二月十八日”(公元696年),距今已有1321年的历史。

墓志铭及墓盖为正方形,长宽均为48公分,厚度13.5公分,青石材质,字体为篆书。墓志铭盖刻有“马君墓志”四字,四侧刻有朱雀、玄武、青龙、白虎精美图像,至纯天珠,铭文为骈文体,共计235个字。

介绍墓志铭文记载了墓主人马讳出生在当地的名门望族,他的父亲马道曾任唐州湖阳县令,文玩,对马讳的妻子平氏生平做了简要介绍。铭文中特别用“公明奇照雄,略冠时,武艺超轮,勋庸克著”等语句,赞扬了马讳武艺高强,多次为国家奔赴战场,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他被封为正二品“上柱国”官职。同时,至纯天珠,墓志铭文中还出现了“国”“年”“月”“日”等武周时期特有的文字造型符号

当地历史文化研究学者河北金石学会理事万文礼介绍,唐高祖李渊武德七年沿用了周隋时的十二等勋官制,对作战有功的人进行奖赏。在十二等勋官制度中,“上柱国”为最高等级,正二品官员,其次为“柱国”,从一般兵勇到将领,都能凭战绩大小获得各种勋级。

万文礼认为河北临西发现的这块武周时期墓志铭,充实了冀南地区唐代史学资料,为研究唐代军职制度提供佐证史料。同时,对了解武周时期的丧葬习俗、地域文化,考证建制沿革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这批墓葬可能为社会动荡时期北方势力占据此地后由北方迁居而来的普通民众的墓葬

    这批墓葬可能为社会动荡时期北方势力占据此地后由北方迁居而来的普通

    2019-01-09 22:36

  • 山东济南历城发现战国大型墓葬和周代木构水井

    山东济南历城发现战国大型墓葬和周代木构水井

    2019-01-09 22:34

  • 多数灰坑的性质应为窖穴

    多数灰坑的性质应为窖穴

    2019-01-09 22:33

  • 司前发现新宁铁路“古董”铁轨

    司前发现新宁铁路“古董”铁轨

    2019-01-09 22:32

网友点评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