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研究

新发现的姚敏墓志铭为研究姚氏家族提供了史料价值

字号+ 作者:爱文玩 来源:网络整理贵州文玩 2019-01-09 01:28 我要评论( )

没想到这块石头竟然是文物,这么多年都被我们当做窨井盖用。近日,市民金桂昌在自家住的桐庐县城鑫鑫小区门口发现了一块刻字的石板,因为觉得这可能不是一块普通的石板,就主动联系县博物馆,让工作人员带走进行研究。 无心搬来的文物 今年86岁的金桂昌家

“没想到这块石头竟然是文物至纯天珠,这么多年都被我们当做窨井盖用。”近日,市民金桂昌在自家住的桐庐县城鑫鑫小区门口发现一块刻字的石板,因为觉得这可能不是一块普通石板,就主动联系县博物馆,让工作人员带走进行研究

无心搬来的文物

今年86岁的金桂昌家住桐庐县城鑫鑫小区,几天前,家门口的道路进行修缮,他将清洗路面剩余的水泼在墙角的石板上,没想到石板上竟然模糊地显现出一些文字。他将多年的尘土洗刷干净,仔细一看,石板上清楚可见“姚公”“桐庐”等字迹。

“这肯定不是一块普通的石板,会不会是桐庐哪位名人的碑文,如果是文物,闲置在这儿可就太不应该了。”金桂昌对文物没什么研究,首先想到的便是找博物馆的专家来看看,于是便急匆匆跑到社区反映情况,希望文物专家能上门看看。

其实,说起这块石板还有一段往事。鑫鑫小区建造于1982年前后,文玩,金桂昌住13幢102室,1998年他入住时发现家门口的化粪池上盖着的石块太小,有时候会有味道散发出来,为此,他便一直寻思着找块大的石板当窨井盖。

一天,金桂昌下班路过圆通寺附近时,一眼“看中”了这块废弃的石板。“我目测了一下,正合我意。”他当时便把这石板搬到家门口,将其盖到了化粪池上,并将原来那个小的石块压在了上面。

几年前,不少老旧小区的路面进行整体修缮,施工队也给金桂昌家门口的化粪池统一换上了标准的窨井盖,而之前压着的石板便静静地躺在了一旁。

两年多了,路过的行人无数,从来没人会去仔细看看它。”金桂昌激动地说,若不是前几天自己的无心之举,这块有价值墓志现在都还被当做废弃物呢,贵州文玩,要是哪天被不小心弄破者丢弃就太可惜了。

是谁的墓志铭

9月5日上午,桐庐县博物馆工作人员来到鑫鑫小区实地勘查情况,发现该墓志铭保存完整,左侧有破损。经过测量,墓志铭高55厘米,宽53厘米,厚12厘米,碑文上的字体为楷书,从上面可以清楚地看到“姚公”、“桐庐县坊郭人”、“礼部尚书”、“讳敏字”等字,大部分字体模糊不清,需日后研究进一步确认。

据工作人员介绍,墓志铭是一种悼念性的文体,一般由志和铭两部分组成。志多用散文撰写,叙述逝者的姓名、籍贯、生平事略;铭则采用韵文,主要是对逝者一生的评价。但也有只有志或只有铭的。可以是自己生前所作,也可以是别人撰写。

经研究,文物工作者初步确认这是姚夔孙子姚敏的墓志铭,姚敏历任判官。据查阅,姚夔号称姚天官,桐庐人,明英宗正统七年进士,在乡试、会试中都名列榜首。隔年,被授予吏科给事中,开始了他的仕途,直至吏部尚书

“一直以来,姚夔受桐庐人推崇,除了正史中的记载,他在民间也有不少传说故事。”桐庐县博物馆馆长陈淑珍介绍,姚夔儿子姚璧的墓志铭于20世纪70年代在桐庐被发现,后移至桐君山予以保护。现在,新发现的姚敏墓志铭为研究姚氏家族提供史料价值。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温岭箬横镇一块洗衣石板竟刻着一道圣旨

    温岭箬横镇一块洗衣石板竟刻着一道圣旨

    2019-01-07 16:56

  • 并标注刻石板的日期为1973年6月

    并标注刻石板的日期为1973年6月

    2018-12-30 08:40

  • 这面石壁位于石板路一侧的巨石上

    这面石壁位于石板路一侧的巨石上

    2018-12-29 23:30

  • 在书桌下打扫出一块刻有精美花纹的石板

    在书桌下打扫出一块刻有精美花纹的石板

    2018-12-26 16:56

网友点评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