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研究

考古人员在林场西部的长白山墓群II区发掘4座墓葬

字号+ 作者:爱文玩 来源:网络整理贵州文玩 2019-01-07 03:33 我要评论( )

张家窑林场长白山墓群位于沈阳市康平县。2017年4月至11月,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墓群进行考古发掘,9座墓葬共出土器物400余件,其中包括完整的宋辽瓷器和制作精美的辽代金银器、玉石玛瑙等珍贵文物。4号墓出土的纯金面具和两只绝世无双的精美梅瓶,证

张家窑林场长白山墓群位于沈阳康平县。2017年4月至11月,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墓群进行考古发掘,9座墓葬出土器物400余件,其中包括完整的宋辽瓷器和制作精美辽代金银器、玛瑙珍贵文物。4号墓出土的纯金面具和两只绝世无双的精美梅瓶,证明墓主人的身份相当高贵。

契丹贵族墓群等级相当高

沈阳市康平县张家窑林场地处科尔沁沙地南缘,西与阜新市彰武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左后旗交界。在宋辽时期至纯天珠,康平、法库和阜新都是辽国后族萧氏的封地。

康平张家窑林场内分布有多处辽代遗址,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考古人员已先后于穷棒子山、柳条通和长白山发掘辽代契丹贵族墓群5处,可确定地区是由多个墓群和遗址构成的辽代契丹族大型聚落遗址群,文化内涵十分丰富。2017年,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其中的长白山墓群进行了重点发掘。

林栋是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家窑林场辽墓群项目领队。他向记者介绍说,考古人员在林场西部的长白山墓群II区发掘4座墓葬,石室墓规模较小,墓主人应为契丹小贵族阶层一般富户,且在早期被盗,仅出土有篦齿纹灰陶罐铁器等少量随葬品,另外II区的3号墓仅发现墓圹,墓道里填装了石块,并未修建墓室,很可能是下葬时出现了某种变故所致。

比较而言,长白山墓群I区发掘成果更为丰硕。专家们断定,长白山I区墓群是一处规模较大、等级较高的契丹贵族墓群,共发掘墓葬6座。其中1号墓于2015年底至2016年初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出土了银器、瓷器、铁器、丝绸等陪葬品,从墓主人身着银丝网络、面部覆盖银鎏金面具等特征分析,初步推断其为高等级契丹贵族。

在2017年发掘的5座墓葬中,2、3、4号墓为大型高等级砖筑多室墓,均由阶梯墓道、墓门、甬道、主室和左右耳室组成;5、6号墓则为石筑单室墓,因早在金元时期被盗,仅出土少量铁器。

林栋介绍说,I区这6座墓均为单人葬,没有夫妻合葬现象,这在辽代契丹墓葬中比较少见;从I区的墓地排列上看,辈分大的墓主人葬在山坡的更高处居中的位置

记者了解到,契丹人一向崇尚东方,墓门大多朝向东南,I区这6座辽墓也是如此。至于其下葬年代,专家们初步推断,I区1、3号墓的年代当在公元十世纪中后期,2号墓大体在十一世纪前期,4号墓大体在十一世纪中期。

考古人员发现,I区1号墓和4号墓的主人所戴的面具上有胡须,可以判断为男性。5号墓中出土了数枚铁箭镞,墓主人是男性的可能性较大。2、3号墓中发现大量的金银首饰、镜子等女性用品,且其他随葬品组合也与男性墓有所区别,考古人员判断墓主人为女性。

另外,考古人员发现,男性墓葬主要集中在墓地西侧,女性位于东侧。林栋判断,I区这6座墓葬属于同一家族的可能性较大,这需对I区1、2、3、4号墓出土的尸骨进行DNA鉴定,可以进一步了解墓主人间的亲缘关系,考察出契丹族是否有“夫妻异穴合葬”的风俗,这是新的研究课题。

目前,考古成果已入选“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候选项目。

2号墓

史记

“南院大王”

考古人员在长白山Ⅰ区墓群东偏南400米处,还发掘一座辽代大型房址,该房址面积220平方米,由三个套间和两个单间组成,房屋内均有火炕和灶台,屋内地面保留有泥质灰陶片和辽白瓷片遗物

林栋介绍说,目前初步推测该遗址与长白山墓群有一定联系,可能是当时守墓人居住和生活的场所,由出土文物判断,该房址于金代初期废止,很可能意味着守墓活动因改朝换代而终止。

长白山墓群发掘中的一个遗憾,就是尚未发现墓志不能对墓主人身份进行准确认定

记者了解到,墓葬保存完整,但没有墓志的大型契丹贵族墓葬在沈阳地区已有先例,像法库叶茂台7号墓出土了豪华葬具、珍稀文物,但也未能发现墓志。“长白山Ⅰ区3号、4号墓主人应为契丹族高等级贵族,完全有资格留下墓志,但为什么没立墓志,或许是墓主人觉得自己功绩不够显赫等原因吧。”林栋说。

由于该墓葬位于辽代萧氏领地,墓主人可以基本定为萧氏家族成员。在此墓地西10千米为彰武县四合城,有专家考证,四合城为辽代遂州城址。《辽史·地理志》记载:“遂州,本高州地,南王府五帐放牧于此”。这句话是说遂州城的沿革,“五帐”有两种解释,一说南院大王辖下的某个部落的名字,另一种说法是南院大王管理的五支部落。“因长白山Ⅰ区三座大型砖室墓的形制规模、葬具及随葬品等级符合王一级的贵族身份,墓的主人有可能来源于遂州,与南院大王家族有关。”林栋说。

考古学冯永谦告诉记者,辽代设南面官和北面官双轨官制,以“本族之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官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官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其中南院大王管理汉人,是个很高的职位,却只是个荣誉职务。

提起“南院大王”,大家会想起《天龙八部》,大侠萧峰官居南院大王。

“萧氏墓”

省考古学家冯永谦介绍,辽代萧氏墓地在我省的朝阳、阜新、康平、法库等地均有分布,在内蒙古、河北也有发现。

2001年,阜新关山发掘9座萧合家族的大型砖室墓。出土的文物、壁画被称为研究辽代历史的百科全书。

萧合是耶律阿保机时期的宰相萧阿古只的后人。其家族堪称大辽国的“皇后专业户”,先后有6人贵为大辽国皇后,另有王妃5人。这是辽代中后期最强大、最有势力的后族,直接影响了辽代政权。

法库叶茂台辽墓群是辽代天祚帝时北府宰相萧义及其家族的墓群。1105年春,天祚皇帝耶律延禧拜萧义为“北府宰相”,掌控辽国军政大权。萧义担任“北府宰相”3个月时,促成了辽国与西夏国联姻大事。在萧义主张下,加封天祚皇帝耶律延禧的族女“南仙”为“成安公主”,下嫁给西夏国王李乾顺为妃。翌年,文玩,西夏国派遣李造福等人来到辽国答谢,同时达成辽国与西夏国永结“秦晋之好”盟约。

在辽代,皇族耶律氏和后族萧氏互相通婚。因此,萧氏墓中埋葬的也有耶律氏。(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3号墓

女主人佩戴金银首饰,极为奢华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庙嘴墓地以巴文化为主

    庙嘴墓地以巴文化为主

    2019-01-07 03:32

  • 新疆吐峪沟再次出土众多文物 发现玄奘奉诏译经等

    新疆吐峪沟再次出土众多文物 发现玄奘奉诏译经等

    2019-01-07 03:29

  • 在沙岭遗址共清理西周春秋时期墓葬69座、宋墓2座、明清墓26座

    在沙岭遗址共清理西周春秋时期墓葬69座、宋墓2座、明清墓26座

    2019-01-07 03:27

  • 内蒙古发现约4000年前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文字

    内蒙古发现约4000年前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文字

    2019-01-07 03:26

网友点评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