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晚,在阆中市一建筑工地,文物保护部门发现两座古墓,据考古专家初步断定该墓葬属于东汉古墓,经过抢救性发掘出土了多件文物,内容丰富,极具考古价值。
古墓遗址
据了解,当日晚8时许,阆中市一个工地的工人在用挖掘机施工时,碰到了墓室通道的石块,从而发现了这座古墓。随后文物管理局的工作人员赶到了现场,与警方一起封锁了现场。晚上10时,工作人员对1号古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据介绍,这2座汉墓南北长5.35米,东西宽3.5米,高2米,整个墓室都是在巨石上开凿而成,墓道用汉砖与石块堆砌而成,,石块与石块之间由凹槽连接,非常稳固。经过发掘在1号墓出土了一些陶制的陪葬品,其中有陶盘、陶狗等物品。另有少量铜钱,由于年代过久大部分已经发生断裂。其中出土的一枚铁剑长约35厘米,宽3厘米,在剑隔部分包裹着玉石以及银饰,据专家介绍此剑的装饰在汉代出土的物品中及其罕见,而且保存如此完整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
考古专家说,此次发掘,出土了部分东汉时期典型的陶器组合,对研究东汉时期的丧葬习俗,墓葬形态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墓主人身份等问题正在等待上级考古部门对此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