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金东区东孝街道陶朱路村旧村改造现场发现一座墓葬。昨天上午,市文物局专家赶往现场鉴定,初步判定为宋代古墓。据悉,该村已多次发现古墓。
据最先发现该古墓的人员介绍,7月7日上午10时,他开着挖掘机正在作业。在倒车时,挖掘机突然陷入一片土质松软的区域。他赶紧下来一探究竟,发现散落开的泥土中露出一块坚硬的岩石。“不会是又挖到古墓了吧!”因为之前在报纸上看到过施工发现古墓的消息,所以他第一时间把这一消息告知了村主任潘献根,潘献根马上联系了市文物局,市文物局在请示省文物局后,决定先封锁现场,成立专家工作小组,于昨天上午正式开始发掘工作。
“迄今为止,我们村已多次发现古墓葬,第一次发现是在上世纪80年代,第二次是2004年在城北公园的施工工地上,所以这次发现古墓,村民并没有觉得很惊讶。”潘献根说。
记者赶到古墓发掘现场时,市文物局的专家正在发掘古墓的墓室。据专家介绍,这个古墓由条石砌成,呈长方形,宽约154厘米,连盖板深度为150厘米,初步认定为宋代墓葬。
现场从墓中出土了3枚铜钱,上面有明显的绿色锈迹。经市文物保护所副所长徐卫鉴定,这3枚铜钱分别为乾道元宝、政和通宝、开元通宝,都属于“小平钱”,于北宋徽宗政和年间(公元1111~公元1117年)铸造。徐卫说,“小平钱”是宋代铜钱中最普通的一种,,即一文小钱,是使用铜钱时代的最小货币单位,其直径2.4~2.5厘米,重3~4克,面值不同。
此外,墓中还出土了几样文物:一把残缺的铁剑,剑鞘部分有清晰精美的鹿纹,整体做工比较考究;一面铜镜,上面刻有“湖州石…人照子”等字样;一个腰带上的玉器配饰;墓棺上的5个铁环。
该墓出土的墓志铭比较完整,市文物局专家蒋金治初步鉴定,这座宋代古墓至少出于南宋靖康之后,墓主为男性。从出土的文物和墓的规模来看,墓主是名门望族,很可能是官宦之家。官位为左大中大夫,比四品略高,相当于知府。不过墓主年龄、家庭情况、身前事迹等详细信息,仍有待进一步鉴定。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