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研究

湖北襄阳考古首次清理发掘寺庙遗

字号+ 作者:爱文玩 来源:网络整理 2018-12-23 02:42 我要评论( )

在位于湖北襄阳市樊城区火巷口考古工地上,随着考古工作的进展,从最初的明清时期的钱币和瓷器,到陆续出土的水井、砖铺路面、地窖和神台,一座明清时期寺庙庭院的完整轮廓正在显现。据该市考古队介绍,寺庙庭院还是首次清理,而且该寺庙曾经过两次兴废。

在位于湖北襄阳市樊城区火巷口考古工地上,随着考古工作的进展,从最初的明清时期的钱币和瓷器,到陆续出土的水井、砖铺路面、地窖和神台,一座明清时期寺庙庭院的完整轮廓正在显现。据该市考古队介绍,寺庙庭院还是首次清理,而且该寺庙曾经过两次兴废。

湖北襄阳考古首次清理发掘寺庙遗

寺庙庭院遗址

10日在现场看到,工人们正忙碌着清理时隔数百年后重见天日的文物。庭院已经显露出来的砖铺路面,总长10余米。还有之前发现的两块带文字上午砖,,其文字为“某某庙”。加之水井、神台等设施,逐渐与考古专家的预计相吻合:这是一座经过两次重建的寺庙庭院。

据考古专家分析,整个建筑遗址坐北朝南,北面墙体比较厚,原来的好多基脚都没倒,房基比较高,可能是主体建筑,南面是附属的一些偏殿,厢房之类的。在显现出来的同一个基柱上有两个不同的屋面,屋面高度是互相抵压的,不同的层次证明了这个寺庙曾经两次兴废。

“根据发掘的文物和现象,可以确定该庭院在清中期时废弃了,然后又重建;到清晚期时又被毁坏了”该考古队一名负责人证实,至于被毁的原因可能是战乱,也可能跟火有关,目前,整个庭院还在挖,希望能挖出有价值的东西。

专家指出,历史上记载明清时期,樊城曾是襄阳的经济文化中心,是重要的商铺和码头。但记载整个襄阳的建筑和城市布局还不是很详细,通过此次发掘可以弥补这些空白。不过,究竟寺庙当时为何会兴废两次,还有待进一步的考古发掘来揭开谜底。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是中西方文化交融、中国民族大融合的一种艺术体现

    是中西方文化交融、中国民族大融合的一种艺术体现

    2019-01-01 23:03

  •  在这里发现了已知最早的测日影天文观测系统

    在这里发现了已知最早的测日影天文观测系统

    2019-01-01 22:59

  • 考古学家在主墓室发现了一些木制面具、石棺盖把手等物

    考古学家在主墓室发现了一些木制面具、石棺盖把手等物

    2019-01-01 22:27

  • 茶陵古城墙迎熏门考古勘探

    茶陵古城墙迎熏门考古勘探

    2019-01-01 20:09

网友点评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