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研究

重庆彭水红岩洞发现大规模熬硝遗迹

字号+ 作者:爱文玩 来源:网络整理 2018-12-21 12:58 我要评论( )

重庆市文化遗产院近日在彭水县红岩洞发现大规模熬硝遗迹,推断为土司雇人熬制硝制造秘密火药的地方。 重庆市文化遗产院介绍,红岩洞位于彭水县桑柘镇诸佛乡红岩村,长约10公里,很早以前,当地村民就知道洞内有大量的熬硝遗迹。 据《彭水县志》记载,彭水

重庆市文化遗产院近日在彭水县红岩洞发现大规模熬硝遗迹,推断为土司雇人熬制硝制造秘密火药的地方。

重庆市文化遗产院介绍,红岩洞位于彭水县桑柘镇诸佛乡红岩村,,长约10公里,很早以前,当地村民就知道洞内有大量的熬硝遗迹

据《彭水县志》记载,彭水硝土资源丰富,熬硝历史悠久。“在(彭水境内)洞穴内多硝土,多年土墙泥土也富含土硝。”“明清两代政府曾在县城设厂制硝,彭水为川东三大产硝县。”而据相关专家研究,红岩洞熬硝遗迹可能与明清政府实行“赶苗拓业”相关。

当地考古专家介绍,明代洪武年间,有个名叫“长脚佬”的苗族首领,不堪官府压迫,最后隐居在红岩洞中,为反抗压迫,他带领族人在洞中熬硝制火药自卫,红岩洞熬硝大致始于此。以后,红岩洞作为地方武装制造火药的秘密基地一直沿用。

重庆市文化遗产院专家不仅找到了熬硝的水源,还在主洞口、第二层洞口、暗河通道处发现了7处古人熬硝的遗迹,它们大部分保存完好,包括漂硝池、熬硝的灶台、熬硝人炊煮的生活灶台、取硝土后千疮百孔的地面、粗细不等的废料以及古人用石块垒砌的石床等,再现了古人熬硝的场景。其中,硝池外围经夯实,底部钻孔,直径最长可达4米,最多可分3层。

考古专家表示,此次发现的大规模熬硝遗迹对研究当时的熬硝工艺,以及当时土司生存状态等历史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重庆发现宋明墓葬群

    重庆发现宋明墓葬群

    2019-01-01 19:14

  • 极个别的还在墓前修筑牌坊

    极个别的还在墓前修筑牌坊

    2018-12-30 13:53

  •  重庆市文物考古所介绍

    重庆市文物考古所介绍

    2018-12-30 13:29

  •  据重庆市文物考古所介绍

    据重庆市文物考古所介绍

    2018-12-30 13:21

网友点评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