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覆盖在表面的土层,一座久远的墓葬露了出来。王永强借着太阳光惊讶地看到,主墓葬的墓室里有保存完整的墓主人尸骸,在它的旁边有殉马坑,一匹马的骸骨还保持着它下葬时扭曲的姿态。
10月29日,结束伊吾县沙梁子村墓地发掘工作的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史前考古部执行领队王永强,谈到这个发现时,语气中还是有点兴奋。
伊吾县沙梁子村考古发掘出的墓葬
发掘出土的马的骸骨
王永强说,整个墓葬发掘持续了十多天,出土十几件文物,包括陶器、配饰等。其中,沙梁子村墓地的主体墓葬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墓室,还有一部分是殉马坑,,它是单独成坑,这个相对来说是比较有特点的,在哈密地区比较少见。
王永强说,从这些殉葬情况和配饰来看,这个地区的丧葬习俗和中原地区有相同之处,就是比较注重厚葬。
根据此次发掘情况,考古工作者已初步发掘出带有殉马坑的墓葬、小孩石棺墓及祭祀遗址。从墓葬形制上看,该墓地应属战国至秦汉的古文化遗存,初步确定遗址距今约2300年前后,为战国时期。
王永强表示,通过这十多天的考古发掘,他们对这一处墓地有了一个相对比较清楚的认识,这处墓地总共上报的是12处墓葬,通过考古发掘,确定的墓葬是九处,还有一处是祭祀遗址,另外还有几处石堆,这些墓葬分布比较分散。
考古工作者将沙梁子村墓地与同时期的墓葬——哈密地区柳树沟,以及哈密亚尔墓地出土的文物和墓葬性质进行对比发现,它们均属于焉不拉克文化的一种墓葬和文化类型。焉不拉克文化是以哈密市三堡焉不拉克墓地命名的考古学文化。该文化在哈密地区分布广泛,延续时间较长。
沙梁子村墓地位于伊吾县吐葫芦乡沙梁子村西南约300米、面积约18600平方米的范围内,分布有石堆墓12座,于1988年第二次文物普查过程中调查并建档。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