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研究

接到辽宁省逐级上报这一重大发现后

字号+ 作者:爱文玩 来源:网络整理 2018-12-20 11:17 我要评论( )

中国第一艘自主研发、设计和建造的水下考古专用船“中国考古01号”,首航抵达辽宁省丹东市甲午海战沉船海域,执行为期一个月的水下考古任务。 据丹东市文化遗产保护部门相关负责人15日介绍,不久前丹东海域建造一处港区时,发现在淤泥覆盖3米处,有一处体

中国第一艘自主研发、设计和建造的水下考古专用船“中国考古01号”,首航抵达辽宁省丹东市甲午海战沉船海域,执行为期一个月的水下考古任务。

据丹东市文化遗产保护部门相关负责人15日介绍,不久前丹东海域建造一处港区时,发现在淤泥覆盖3米处,有一处体积庞大的铁质物体。

工作人员通过潜水搜寻,在海床面上找到局部暴露的木板、铁板、煤块、火药桶等遗存,在观测显露的一角后,,初步认定淤泥下为沉船遗迹,由于被泥沙整体覆盖,这艘船的性质和保存情况均不明晰。

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柴晓明告诉沉船的海域与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的发生地重合。当时,致远舰、经远舰、扬威舰、超勇舰4艘战舰于卫国战争中不幸被敌舰击中,沉入海中。

接到辽宁省逐级上报这一重大发现后,“中国考古01号”抵达丹东甲午海战沉船海域,开展专项调查

“除补给和极端风浪天气外,水下考古专用船不停靠码头,一个月内会持续在海中执行任务。”丹东文化遗产保护部门工作人员说,随着调查的深入,陆续会有沉船的科考进展见诸于世。

据柴晓明介绍,“中国考古01号”全长57.91米,航速21海里/小时,可持续航行1000海里,核定载员30名,采用全电力推进动力方式,船体造价6000余万元人民币,加上专业设备为8000多万元。可抗击8级风浪,是中国第一艘水下考古专用船,赴丹东是首次执行科考任务。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是中西方文化交融、中国民族大融合的一种艺术体现

    是中西方文化交融、中国民族大融合的一种艺术体现

    2019-01-01 23:03

  •  在这里发现了已知最早的测日影天文观测系统

    在这里发现了已知最早的测日影天文观测系统

    2019-01-01 22:59

  • 考古学家在主墓室发现了一些木制面具、石棺盖把手等物

    考古学家在主墓室发现了一些木制面具、石棺盖把手等物

    2019-01-01 22:27

  • 茶陵古城墙迎熏门考古勘探

    茶陵古城墙迎熏门考古勘探

    2019-01-01 20:09

网友点评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