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70余天的抢救性考古清理,考古人员在大兴安岭地区呼中区碧水镇西北7公里处的一个天然岩洞内发现上千件石器、骨器、玉器、陶器、铁器、古玻璃、玛瑙料珠等文物,并发掘出8个叠压紧密的文化层,这些文化层从东汉时期的鲜卑文化上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文明。
据墓砖推断古墓属清代中晚期
专家认为,,这一黑龙江洞穴考古,初步打开了回望中华民族源头之一的大兴安岭文化“无字史书”。
转载请注明出处。
字号+ 作者:爱文玩 来源:网络整理 2018-12-19 19:15 我要评论( )
经过70余天的抢救性考古清理,考古人员在大兴安岭地区呼中区碧水镇西北7公里处的一个天然岩洞内发现上千件石器、骨器、玉器、陶器、铁器、古玻璃、玛瑙料珠等文物,并发掘出8个叠压紧密的文化层,这些文化层从东汉时期的鲜卑文化上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文明
经过70余天的抢救性考古清理,考古人员在大兴安岭地区呼中区碧水镇西北7公里处的一个天然岩洞内发现上千件石器、骨器、玉器、陶器、铁器、古玻璃、玛瑙料珠等文物,并发掘出8个叠压紧密的文化层,这些文化层从东汉时期的鲜卑文化上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文明。
据墓砖推断古墓属清代中晚期
专家认为,,这一黑龙江洞穴考古,初步打开了回望中华民族源头之一的大兴安岭文化“无字史书”。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是中西方文化交融、中国民族大融合的一种艺术体现
2019-01-01 23:03
在这里发现了已知最早的测日影天文观测系统
2019-01-01 22:59
考古学家在主墓室发现了一些木制面具、石棺盖把手等物
2019-01-01 22:27
茶陵古城墙迎熏门考古勘探
2019-01-01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