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碎的石柱上雕刻有盘龙纹饰以及人物的画像。
28日傍晚,临沂市区沂蒙路与兰山路交会附近一处供暖管道工地在施工过程中,无意间挖出一座古墓。经文物部门勘查,确定此处为汉代古墓,距今约有1800年。
沂蒙路施工挖到“龙纹墙”古墓
“沂蒙路上一个地下管道施工工地好像挖出了一个古墓,不知道有没有文物出土,现在不少人都在围观。”29日上午,市民伏先生向本报爆料称。
工地位于市区沂蒙路与兰山路交会西侧,正在进行供暖管道顶管施工。两根约1米多直径的供暖管道,在地下六七米的位置利用工程机械自西向东进行顶管。上午10点,记者赶到现场时,施工已经暂停,工地部分施工人员正在商议如何处理。
“昨天下午5、6点钟的时候,当时工地正进行顶管,沿地下向东顶了30多米,也就是在路口正中心地下的位置时,遇到了阻力,发现前方有类似石墙的物体。”现场一位施工人员告诉记者,发现异常后,施工方立即停止了施工。“我们几个施工人员顺着管子爬进去,发现里面有雕刻着花纹图案的墙面,这时就有人猜到可能是挖到古墓了。”
据施工人员称,管道接触到古墓的地方已经塌方,,现已无法从管道爬进去观察。不过,记者在施工现场,找到了当时被顶管施工时撞断的部分石柱残块,可以看到石块的多个面上均雕刻有精美的图案。
“上面雕刻的应该是龙纹,我当时爬进管道时看到石墙上也纹着类似的图案,像是几条龙在盘旋。”施工人员说。
发现古墓后,施工方立即向文物部门汇报了情况。29日上午,市文物局考古人员针对施工现场进行了勘查,并对现场加以保护。
初步推断为东汉时期中型以上墓葬
市文物局副研究馆员邱波告诉记者,经过勘查和分析,墓葬深度约为6.4米,位于沂蒙路与兰山路交会路口中心位置,下挖施工现场的径深约37米,是一座画像石墓。
由于内部已经塌方,一时无法分析整个墓葬的内部结构,不过从破碎的石柱及雕刻图案等方面分析,初步推断这是一座东汉时期中型以上的墓葬,距今约有1800年。
“不过,由于此处墓葬地处城区主干道的沂蒙路中段等原因,不能贸然进行挖掘,不具备挖掘勘探的一些条件。因此,我们已经向市政府汇报,拟采用原址保护的措施对古墓进行保护,未来具备相应条件后再进行挖掘。”邱波说,至于供暖管道的施工,需要施工方修改图纸,从墓葬下方或其他位置绕道而行。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