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颜色堪称奇 层层叠叠黄绿红
沿着土路,汽车开到了一处高出路面、约有七八米宽、三四十米长的岩石旁。只见这片岩石确实奇特,从左边开始,岩石从绿色逐渐变化成黄色和暗红色。绿色的岩石还一层一层整齐对称排列着,层层叠叠显示着“年轮”。而红色的岩石表面除了那些“小坑”,基本上比较光滑。
王先生指着其中的红色岩石说:“上边那些凹印就是恐龙脚印。”
顺着他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岩石上有一些用白色粉笔画出的不规则圆形的凹印,上面还有黑色的T1、S3、M1、LM2等字样,大概有20多个。这些小坑每个约有三四个手掌大。
对于报道的新发现的驰龙脚印,王先生说在岩石的上部。
“小坑”出现在去年 足迹发现很偶然
说起这些恐龙足迹的发现,王先生回忆,去年听一位打石头的工人提起,有块石头上布满了像脚印一样的小坑,大家都很好奇,随后有人怀疑这是恐龙足迹。为了搞清楚这些小坑的来历,县里先后请来了山东省地科院、中国地科院的专家学者,还请来了当时在加拿大留学的恐龙足迹学专家邢立达。
这些专家经过仔细研究,确认了近百个恐龙足迹化石,它们分别属于蜥脚类、兽脚类、甲龙类和鸟脚类等恐龙。
珍贵驰龙脚印 填补山东空白
临沭方面透露,为了让这些恐龙足迹的资料更加详实,11月23日,临沭县又请来了8名国内外的世界顶级古生物专家。在这次考察鉴定中,专家们有了意外的重大发现——— 在对恐龙足迹化石进行鉴定后,一名国外专家在足迹化石周边的土壤下发现了1组5个长有两个脚趾的恐龙脚印。
据新华社报道,恐龙足迹研究专家马丁·洛克利介绍,这是一种叫驰龙的恐龙足迹化石,新发现的驰龙足迹化石为中国第5例、世界第8例,填补了山东省空白。
四脚趾足迹无人识 疑为新发现物种
“这次发现的驰龙足迹化石比较隐蔽,在高坡上,站在梯子上才能看见。”王先生介绍,专家们认为这批恐龙足迹形成于早白垩纪晚期,距今约一亿年,具有空间分布广、层位多、种类丰富、古地理环境较为一致的特征。记者从临沭方面获悉,前几天国外专家前来考察,还发现了一些有四个脚趾的恐龙足迹,并表示从来没有见过类似的脚印,可能是一种新发现物种。目前专家们正在研究判断。
另外,记者还了解到,目前对恐龙足迹的开发利用还只停留在规划阶段。岌山已经于今年9月13日成功申报岌山省级地质公园,,由于省级地质公园必须在两年之内开发利用,因此,岌山省级地质公园有可能将于明年开展进一步的发掘。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