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玩百科

就是在琢磨、思考怎么能画得更像一点

字号+ 作者:爱文玩 来源:网络整理贵州文玩 2019-01-15 19:11 我要评论( )

对比这两幅作品,相似度还是很高的。我们先看看赭石色铺的岸边,疑伪作品铺的赭石色,颜色变化非常不自然,非常杂乱,甚至让人感觉到,这不是一笔下来由浓变淡自然错落出来的,刻意之气显露。 真迹 疑伪 再看画的竹子。疑伪作品竹竿、竹叶画得不熟练,在这

对比这两幅作品,相似度还是很高的。我们先看看赭石色铺的岸边,疑伪作品铺的赭石色,颜色变化非常不自然,非常杂乱,甚至让人感觉到,这不是一笔下来由浓变淡自然错落出来的,刻意之气显露。

真迹

疑伪

再看画的竹子。疑伪作品竹竿、竹叶画得不熟练,至纯天珠,在这里也是表现得淋漓尽致。

最有问题的是竹棚。竹棚里也是有景的,把布帘子撩开,里边的景,白石先生在真迹中用更淡一层的笔墨勾勒了出来。但是疑伪作品竹棚里边的颜色恰恰相反,比外边的竹棚颜色还要深,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我们猜想,也许这疑伪作品在整体画完了之后,发现中间还忘了一块儿,贵州文玩,于是重新蘸墨,把它补上了。而在这个过程中,恰恰疏漏了浓淡的色差

这幅画的准确名字需要做一个备注,可以叫做《竹林鸬鹚》,同时我们不妨更加仔细地较较真:这是鸬鹚吗?虽然白石先生用这种剪影的方式画鸬鹚很多,很多经典作品都有,但是在这一幅上也许是个特例。他画的不太像是鸬鹚,更像是家鸭。大家看,虽然是剪影,但是剪影的构图区分还是比较明显的:鸭子的尾巴一般来讲是要翘起的,而鸬鹚的尾巴是要耷拉下来并且更长;鸭子的嘴是要往上翘起来的,而鸬鹚的嘴是尖长往前伸的。这也是两种水禽不同之处的对比。

白石先生画的真迹里,更像是养的群鸭;而疑伪作品就很复杂了,有些像鸬鹚,有些又像鸭子。所以说疑伪作品在画的时候,虽然都是剪影,但是一直在两种造型之间犹疑不定。再加上剪影虽然都是用纯的重墨,几笔画就,但是几笔要透着概括性、透着笔墨的连贯性。但是我们细看,文玩,会看到疑伪作品在画的过程中,笔墨经常断,而这个断的过程中,就是在琢磨、思考怎么能画得更像一点,这个思考的过程,对笔墨的连贯性是个巨大的伤害。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人们把它看作自然力量的形象而加以崇拜

    人们把它看作自然力量的形象而加以崇拜

    2019-01-15 15:49

  • 画面视觉冲击力强烈! 十分巧合的是

    画面视觉冲击力强烈! 十分巧合的是

    2019-01-15 13:24

  • 齐白石、陈半丁合作《搔耳图》、徐悲鸿《松鹰》、齐白石、张大千、黄宾虹等26家合作书画长卷《集贤荟萃》等佳作也将展出

    齐白石、陈半丁合作《搔耳图》、徐悲鸿《松鹰》、齐白石、张大千、黄

    2019-01-15 11:53

  • 将非化石树脂捆绑于合成材料

    将非化石树脂捆绑于合成材料

    2019-01-15 10:32

网友点评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