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该忽视的维权死角:地摊假货添烦恼 古玩假了更没辙

    一般来说,在店铺买了东西,只要保存好发票,维权不成问题。但也有一些被市民戏称为维权“死角”的地方,比如在地摊购买了伪劣产品、在古玩字画摊位和店铺买到赝品,再比如,在干洗店洗衣后发现衣物褪色严重等问题,因为不好提供证据,维权难以实现。

    干洗店洗后衣服变形褪色消费者干吃亏

    金城小区居民王老伯说,他曾在大集上看到一个售卖冬虫夏草的摊位,并花费20元买下10根,可回家一熬,虫草就烂了,仔细一看,原是用糯米粉做的假货。而他儿子曾在大街上花费200元购买了两个所谓的“何首乌”,“它是人形的,带着秧子、绿叶,可半月后它就萎缩成了干瘪的茄子样儿。因为是在地摊上买的,连卖家都找不到,还谈什么维权啊”。 

    王老伯还记起一件事,曾在古玩市场遇到过买卖双方因为一幅假画争吵不休。卖古玩的摊主相当圆滑,他出售复制的《清明上河图》,说是清朝的摹本。买家信以为真花300元钱将它买走。可待买家让明白人看过后,发现原来是做旧的印刷品。于是,买家回来找卖家退货,,“谁卖你假字画了?我根本没卖过《清明上河图》,你记错摊位了吧。”卖家板起脸来,矢口否认。那人拨打110报警,卖家就只一句话:没那回事!因为没有足够的证据,买家最终未能实现维权。

    王老伯的邻居邓女士说,有的干洗店将手洗当机洗,熨烫当干洗。不久前,“我花1200元买的呢子大衣被干洗店用水洗了,导致衣服变形,文玩,而且褪色严重。我要求赔偿损失,老板不认账,他说我拿来时就这样,吵来吵去,只退给了洗衣费。我倒是有交款取货的单据,但是衣服腿没褪色这个事不好证明啊”。

    买地摊货小摊食品难以维权

    不少市民都遇到过购买地摊货带来的烦恼,却很少有人理直气壮地去找有关部门维权。

    湖北小区的张女士说,购买地摊货总让人提心吊胆,“我一般不买此类商品。我们小区里一些人,买到质量不好的地摊货,因觉得损失不大又缺少投诉证明,从来不去维权”。

    一位姓邵的中年男人态度很随和地说:“地摊商品便宜,我习惯购买,一般都能将就着用。如果有质量问题,可以丢弃不用。因为花钱较少,不值当地再找对方要求赔偿。下次买东西时,注意检查质量就是了。”

    谈及在古玩摊买到赝品,邵先生说,在古玩行里,这叫“打眼”,说你没有眼力。古玩行有个不成文的规矩,不能因为买到赝品而退货;而且许多人买了赝品并不声张,怕被别人笑话缺乏眼力。“我经常到古玩市场淘宝。淘到过宝贝,也被打过眼,买了假货自认倒霉。对于买到的赝品,我一般都是委托熟悉的古玩摊主给代卖掉。”

    餐饮摊点的卫生问题,直接影响到市民的身心健康。许多早餐摊位、卖肉食的小摊、卖小菜之类的流动摊点,生意都很兴隆,但令人担忧的是,他们根本没有卫生许可证,甚至无法保证质量、卫生。对此,邵先生也谈了他的看法:“这些摊位对普通市民来说,还是比较方便的。不过,万一有质量问题,维权较难。”他说,“有一次家里来了亲戚,我在一个肉食摊上买了猪脸儿,亲戚吃后上吐下泻,医生认为是食物不洁所致。可摊主不认账,他说,别人吃了都没有生病,不可能与他的肉食有关系,让我去化验。我嫌麻烦,也就拉倒了。从此,我再也没有买过他的食品。” 

    慎重存证据维权莫客气

    记者联系了市工商局的王姓工作人员,他说,在地摊购买东西并非不能维权。

    他举例:2012年秋天,市民关某在利民路一个水果摊上购买了一个西瓜,回家后发现瓜里已经腐烂。关某要求退货,却遭到水果摊主拒绝。工商部门接到关某投诉后,执法人员赶到水果摊进行检查,发现不仅西瓜存在问题,至纯天珠,而且还有几箱假冒名牌的烧鸡,执法人员责令他退还关某的西瓜款,并没收了他的假名牌烧鸡,对其进行了批评教育。

    在此提醒消费者,购买东西时要注意选择消费场所,不要轻信流动摊位推销的产品,因为它既没有售后服务也没有产品质量保证。购买东西最好到固定场所,以便产品出现问题后,能够及时找到商家维权。

    他告知消费者,购物时要认真查验包装标志,包括合格证明、中文标明的品名、厂名和厂址、生产日期和安全使用期。进餐要到有营业执照和卫生许可证的场所,并尽量选择应季食品食用。“消费时别忘了索要消费凭证,牢记产品三包日期,刻意保存发票。当您的权益受损,首先要注意保存好权益受损的相关证据,比如爆炸的产品残留物等,尤其要注意保存原物。”(记者 延晓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