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好至少2-3年业绩历史证明的成长股

  刚刚过去的一季度全球主要股市表现抢眼,A股更是迎来近四年的单季最高涨幅,上证指数大涨近24%。产品线完备、投资能力多元的广发基金管理公司整体表现突出,旗下主动权益、固定收益、海外投资中均有基金业绩领跑。

  银河证券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广发基金旗下共有12只产品业绩排在同类前10%,5只产品排在前十名。分投资方向来看,有8只A股权益基金,3只固定收益产品,1只QDII基金。其中,广发内需增长以38.90%的收益率排名第1,广发深证100指数分级、广发创业板ETF一季度收益率分别为39.13%和35.56%,分别排在同类第1和第6。债券型基金广发聚鑫以17.96%的收益率在230只基金中排名第2,广发亚太中高收益债券以6.12%的收益率排在第2。

  绝对收益和相对排名双双领跑

  据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公布的一季度公募基金业绩榜单,广发基金旗下51只主动权益类基金平均收益率达到23.60%,有19只基金收益超过30%,7只基金收益超35%,彰显了突出的主动管理能力。其中,广发聚瑞混合以41.24%的收益率居首,排名同类第21/415位,相较业绩比较基准取得了18.44%的超额收益率。

  不仅绝对收益能力突出,广发基金旗下主动权益类基金相对排名也在同类领先。其中,广发内需增长混合以38.90%的成绩在同类61只基金中排名第1。在2018年基金四季报中,广发内需增长基金经理王明旭就明确表示,股票市场大概率会有一波有力度的向上行情,并及时提高了组合仓位比例。

  广发创新升级和广发竞争优势分别以34.77%和33.66%的收益率在458只同类基金排名第28和第36位,广发新兴产业、广发多因子则分别名列457只同类基金第30和第34位,收益率分别达到38.00%和37.51%。过去三年,广发竞争优势累计回报31.11%,在131只同类基金中排在第15位。

  被动权益基金中,广发基金旗下共有16只产品收益率超过30%,有9只产品排名同类前十名。其中,广发信息技术ETF、广发信息技术ETF联接分别以44.08%和41.01%的收益率排在同类基金第6名和第4名。广发深证100指数分级取得了39.13%的收益率,排在66只同类基金第1位,广发创业板ETF收益率为35.56%,排名第6位。

  在固定收益和海外市场领域,广发基金表现出彩,与权益领域互映生辉。广发聚鑫债券交出了收益率为17.96%的好成绩,在230只二级债基中排名第2,广发集裕也在该类基金中实现12.0%的收益率,排在同类第15位。这表明广发基金投研团队在发挥固定收益资产优势的基础上,充分抓住了股市上涨收益,展现了基金经理出色的大类资产配置能力。此外,投向海外市场的产品中,广发亚太中高债券以6.12%收益率排在QDII债券基金第2位。

  坚持价值投资锻造多元投资能力

  业内人士指出,广发基金旗下产品业绩多点开花,缘于基金管理人对多元投资能力的持续提升,持续锻造主动权益、被动权益、固定收益、海外投资等领域的投资能力,尤其在主动投资领域细化投资风格,促进基金经理在能力圈内不断精进投资能力。

  以权益投资为例,广发基金近年来持续深耕主动权益投资能力锻造,将公募投资团队分为价值投资部、策略投资部、成长投资部,致力于让不同风格的基金经理都聚焦于最擅长的领域,更专注地发现上市公司特定的投资价值。从一季度基金业绩来看,广发基金一季度有19只主动权益基金收益率超过30%,这些产品是由16位基金经理管理,实现了基金经理风格的兼容并包、博采众长。

  例如,广发聚瑞混合基金经理费逸以擅长中盘成长风格著称,偏好至少2-3年业绩历史证明的成长股,对制造业升级和消费升级研究颇有心得。根据2018年基金年报,他在配置医药、金融、家电等防守性较强的个股的同时,还大幅增加了代表未来经济增长新动力的5G、半导体、新能源汽车、云计算等行业。

  与之不同的是,广发内需增长基金经理王明旭善于把握宏观趋势,自上而下把握配置机会。他在2018年年末即判断,如果MI与广义社融能够确认触底回升,信用利差能短期高位回落,股票市场大概率会有一波有力度的向上行情。他的加仓方向是与早周期相关的地产及相关产业链(家居、厨电)、汽车、券商等行业以及基本面不断向上改善的养殖类公司。

  广发新兴产业精选、广发制造业精选基金经理李巍擅长结合企业内在价值和市场价格进行行业轮动策略。他在一季度主要配置先进制造业中的光伏风电、5G、新能源汽车、半导体,与经济关联度低的大众消费品,不受控费政策影响的医疗器械服务、本身景气度高且处于渗透率快速提升的云计算和企业级应用。

  财报季来临正是寻找α的好时

  经过一季度上涨之后,广发基金旗下多位绩优基金经理对未来A股市场表现出一定的信心,但他们也提到,普涨行情可能出现分化。王明旭认为,随着宏观经济面临开工验证,微观上上市公司进入财报季,市场的主要矛盾可能回到盈利层面,市场可能从普涨格局到分化。如果后续确认社融企稳,信用传导顺畅,经济可能阶段性企稳,市场可能出现2019年的第二个大机会,结构以金融、周期和强周期消费为主。

  广发新兴产业、广发制造业精选基金经理李巍则分析指出,中期看经济有望于年内见底反弹,且政策明显转向、效果逐步显现;股票市场PE估值有所恢复,但PB仍处于较低水平。虽然短期市场随时面临“春季躁动”和杠杆行情结束的风险,但长期市场上行空间依然具备,未来可积极寻找结构性机会,财报季来临,正是寻找α的好时机。

  广发聚瑞混合基金经理费逸也表达了类似的判断。他认为,基本面上,经济新旧能动转换还在进程中,市场流动性保持宽松,后续指数震荡概率大。二季度市场处在基本面的验证期,盈利验证超预期的个股有望继续获得超额收益,行业上看好医药、家电和大金融。二季度他将紧跟一季度业绩的主线,检验持仓个股,去伪存真。

  广发小盘成长、广发创新升级基金经理刘格菘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内,在经济下行趋势确定,政策放松趋势确定的宏观背景下,需求边际改善、需求逆势扩张的行业,将会持续获得超额收益,尤为看好自主可控科技方向的投资机会。“2019年大概率是中国科技行业爆发元年,未来三年可能会有一波波澜壮阔的大行情,科技成长股走牛的时间会比较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