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内还会有行情吗?
相比于二月份的“直线”上涨,三月份以上涨开局,涨到3100之上,之后出现持续的震荡。3000点上下震荡,月底大盘重新站上3000点。
3000点震荡,让踏空者犹犹豫豫,到底该不该进场;持仓者也开始琢磨,我开始赚钱了,到底要不要赎回止盈。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未来还会不会涨的问题。目前普遍的观点,还是对未来比较乐观的,更有机构喊出来牛市4000点等等。
消息面上无利空
这一个月里,科创板加速推进,离我们越来越近;上市公司开始披露年报、基金开始披露年报;经贸磋商紧锣密鼓的进行中。从消息面来看,似乎没有什么利空的消息。技术面分析面对上涨的行情,在三月份也做了调整。这波调整后,是否还能继续上攻呢?
从长期来看,我还是持乐观态度。基金投资,是股票组合投资,避免了单一股票踩雷的风险。基金还是一种中长期投资,作为投资机构的管理人,不太注重择时,因为也很难做好择时。唯一的就是坚持自己的风格,选取优质的个股,长期持有。
基金一季度大丰收
本月是第一季度末,整个一季度基金行业收获颇丰。根据choice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股票型基金平均收益率为25.24%,指数型基金平均收益率23.63%,混合型基金平均收益率23.63%,QDII基金平均收益率8.74%,债券型基金平均收益率2.56%。在上涨行情下,偏股类的基金领跑收益榜,涨幅最多的57%。看到了这个涨幅,可能又有一批基民开始眼馋了。
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信号值得警惕。顶着陈光明和傅鹏博两大明星IP的睿远基金,首只公募基金募集700亿左右,最后比例配售,最后募集58.75亿。不觉让我想到了去年初的爆款基金兴全合宜。爆款基金的出现,可能是作为短期牛市见顶的信号。这一点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投资需要宠辱不惊
投资,有时候考验的就是心态。对二月份行情来讲,掉下3000点后,就出现了大部分质疑的声音;当涨上3000点,就开始犹豫,这波是不是踏空了。基金投资,不要太在意每天的涨幅,因为那是基金经理需要考虑的。选择了主动型基金,就是选择了信赖的基金经理;选择指数基金,就是选择相信了自己对未来看法。要是实在不想考虑太多,干脆埋头定投,以慢打快,以时间换取空间。能做到“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基金最忌讳频繁交易,这不是股票,频繁的买入卖出手续费会多,无形增添成本;另一方面也是反映出你内心的焦虑。投资第一步,就是要学会克服自己的焦虑心态。当然,你要是对未来行情比较看好,可以在调整的时候,分批加仓,等待未来的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