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3月19日讯(记者 邓桂明)长沙市教育局今日召开民办学校审批信息发布及政策吹风会,发布长沙民办教育发展现状和民办学校审批管理的政策思路,进一步提示提醒社会组织和个人在投资办学方面更加冷静、更加理性,为当前民办教育投资过热的现象降温。
长沙市教育局民办教育处处长刘凯希介绍,义务教育阶段,长沙有相当一部分民办学校主要依托公办学校资源办学,尽管形成了一定的办学规模,但很少有自主的特色品牌。普通高中阶段,长沙民办普通高中普遍缺乏竞争力,生源质量与以“四大名校”为代表的公办普通高中相比,明显存在差距,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职业高中阶段,长沙民办中职学校与公办学校相比办学条件相对较差,大部分还是租赁办学。尽管这些年办学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基本实现了独门独院,但管理水平和办学内涵还有待提升。
长沙民办教育投资行情到底怎样?刘凯希概括为“一多三少”。一多即申请办学的多,目前咨询申请甚至递交资料的近20个。三少:一是懂教育的少,二是有实力的少,三是办公益的少。
根据上级政策要求,结合长沙具体实际,下一阶段,市教育局考虑在民办学校审批政策上作适当调整,坚持三个方面的总体原则:坚持积极鼓励与有序发展相结合;坚持严格标准与合理规划相结合;坚持执行政策与尊重实际相结合。审批设立民办学校要符合长沙实际、适应发展需求,实现各方共赢。具体来说,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管控:实行风险告知;严格审批条件;规范变更办理;健全退出机制。
“我们鼓励和支持民办教育,但民办学校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办的,更不是随随便便、轻轻松松可以办的。我们希望民办学校的投资者要对自己负责、对群众负责、对政府负责、对事业负责,没有真正的情怀、没有足够的实力、没有十足的信心,千万不可投机取巧、盲目跟风。”刘凯希最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