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由钜澎资产作为管理人的另一只产品大观稳赢基金中,仍旧出现了韬蕴资本的身影。
2016年12月,地产公司发起A轮300亿元定向增发,签订协议的第一批投资者中就包括韬蕴资本。彼时,韬蕴资本通过其全资控股的深圳市中融鼎兴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中融鼎兴”)以30亿元认购了该地产公司1.32%股权。之后,该公司分别于2017年和2018年进行两次增发,韬蕴资本股权占比被稀释至0.96%。
记者从这次投资人大会上了解到,中融鼎兴总规模30亿元,包括钜派投资旗下的大观稳赢基金6亿元,韬蕴资本自有资金3亿元,以及信托计划21亿元。
而大观稳赢基金(总规模6亿元),由钜澎资产做为管理人,投资于由韬蕴(北京)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韬蕴投资”)作为普通合伙人暨执行事务伙人的北京韬蕴一号产业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以下简称“韬蕴一号”)的有限合伙份额。
该信托合同中约定,韬蕴资本将其持有的中融鼎兴全部合伙份额质押给受托人(信托公司),为韬蕴资本给中融鼎兴还本付息提供质押担保。
此外,信托合同中还约定,信托公司在行使担保权利的时候,如果担保物变现金额不足以偿还信托承担的信托税费、规费、信托报酬及其他各项信托费用(不包括浮动信托报酬)、债务(如有)以及全体受益人按照信托文件约定的预期年化收益率预计可获分配的信托利益的,则韬蕴资本有信托利益损失的风险。
针对该项约定,有投资者担心,自己购买的大观稳赢基金的资金在韬蕴1号中是优先级,但在中融鼎兴中,30个亿份额全部在信托公司名下。“若该地产公司最终没能上市,按约定其将于2020年1月前平价回购,即退回30亿元;若上述信托产品21亿资金先扣除本息,剩下的甚至不够偿还大观稳赢投资人的本金。”
钜澎资产项目负责人彼时在投资人大会上表示,大观稳赢基金的投资人权益和信托公司是一样的,目前钜派(投资)和信托公司在一起处置韬蕴相关资产。“之所以现在我们没有像信托公司一样直接对韬蕴提起诉讼,主要是我们还有几个项目牵涉集中,抵押的资产不是一对一的,我们希望处置来的现金还能覆盖部分与韬蕴相关的其他几款产品。”
新古律师事务所王怀涛律师认为,因为钜派投资旗下的大观稳赢基金是其他类私募基金,通过查阅文件发现其投资方式为借款,目前看其借款人是韬蕴资本,其能否拿回本金和投资收益要看韬蕴资本的债务承担能力,这与地产公司回购后韬蕴资本获得的收益并不一致。即便韬蕴资本在本次投资中的收益不足6亿元,但韬蕴资本仍需要用其资金偿还借款。
多款韬蕴相关产品逾期
除了和观稳赢与大观稳赢两款债权类产品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至纯天珠,钜派投资还为韬蕴(相关公司)募集了两外两款股权性质的产品,分别是甘肃电投定增基金以及供销大集并购基金。
钜澎资产发行的“钜澎定增投资1-5号基金”成立于2015年12月到2016年1月之间。根据募集说明,产品存续期18个月,最多延长1个月。退出时如投资收益率低于年化10%,由韬蕴(北京)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负责补足。
受减持新规影响,2017年7月钜澎资产发出延期通知,并承诺在12个月内进行退出安排。然而,2018年7月6日,投资者再次收到钜澎资产的延期通知,称韬蕴资本在短期内无法进行股票减持,该基金被迫再次延期不超过12个月,若标的项目出售退出最终的投资收益率低于预期收益,则由韬蕴基金公司履行补足义务。
对于这款产品,钜澎资产项目负责人解释道,“我们也希望尽快能将持有的股票抛售变现,目前已经减到一半仓位,但这部分变现的资金得优先还银行。目前评估下来资金缺口不会太大,我们持有的资产能够覆盖。”
另外一款产品供销大集并购基金认购了深圳韬蕴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和/或韬蕴(上海)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韬蕴合伙”)的有限合伙份额,由韬蕴合伙通过深圳市鼎发稳健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鼎发合伙”),按照5.1元/股的价格参与西安民生重组项目。
供销大集并购基金存续期限为“3+0.5年”,钜澎资产及韬蕴合伙经过与鼎发合伙多次沟通,后者承诺将按照约定方式出售股票或者以其他方式归集资金,进而对韬蕴合伙进行分配。
然而,韬蕴资本董事长温晓东登上老赖名单,诉讼案件缠身,所融资产品多数逾期。
有业内人士认为,贵州文玩,韬蕴资本属于轻资产公司,所持有的资产大多为股权,贵州文玩,但股权只有处置出去才能变现,对于像钜派投资这类债权人而言,处置韬蕴旗下的资产将面临若干问题。第一是处置周期较长;其第二是能否以覆盖投资者本息的价格处置掉资产;第三是这些产品在法律流程上是否能让投资者优先享受处置来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