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A股成交量连续破万亿,沪指一度反弹站上3100点关口,市场情绪高涨。但扮演行情领头羊角色的外资,近日却呈现出流入不稳定的迹象;券商连续发布个股“卖空”报告,周五股市大跌,引发了见顶担忧。
对此,百亿私募星石投资首席执行官杨玲认为,牛市形成肯定不会一蹴而就,强势反弹之后市场出现阶段性盘整属于正常。
但是,中长期来看,压制2018年市场的5大利空已经反转为5大利好,扮演领头羊的外资中长期来看仍然是确定性流入趋势。
在短期休整之后,市场仍会回到中长期回暖的趋势中,科技领先的牛市正在酝酿。建议可以从四条主线配置以科技为核心的成长股。
(星石投资:杨玲)
杨玲认为,本轮由外资引领、内资接棒的反弹,确实已经积累了较高的涨幅,不排除短期内资金或有兑现收益的需求,可能会导致市场短期震荡盘整。
当前市场的部分担忧并不具备导致市场发生大幅调整的压力,部分都是市场化行为,与市场长期趋势相关性不强。目前市场的对这轮行情的担忧主要体现的三方面:加杠杆、产业资本减持、垃圾股炒作。但是杨玲认为:一是两融余额处在14年以来中枢位置,不具备杠杆牛的条件。二是产业资本减持持是市场化行为,至纯天珠,与股市长期趋势没有必然关系,在减持新规的约束下,不会对资本市场带来大的波动。三是市场盘整之后,垃圾股炒作之风将停息,优质的成长股也有较好的表现。
她指出,随着5大利空转为5大利好,从流动性层面、风险偏好层面和盈利预期层面共同支撑A股继续回升,助力以科技类别领涨的复兴牛市酝酿。
“短期休整之后,市场仍会回到中长期回暖的趋势中,科技领先的牛市正在酝酿。”
她指出,压制2018年市场的5大利空已经反转为5大利好,是中长期看好A股的基础。这5大因素分别为:
一、去杠杆转向稳杠杆,,融资环境改善。
二、中美贸易关系从紧张转向缓和。
三、美联储加息节奏从加快转向放缓,外部压力减弱,全球流动性拐点或将出现。
四、民企从极度悲观转向逐步乐观。
五、股权质押风险从加剧转向全面缓解。
此外,从资金面来看,在2019年全球流动性边际宽松的背景下,至纯天珠,国际资金对全球风险资产都将有所增配。加之融资环境的改善,A股资金面仍将保持相对充裕的状态。
外资中长期增配确定
2019年以来,外资借道沪深股通,累计净流入逾1400亿元,创下历史同期最佳表现。杨玲表示,外资加速买入A股,有三方面主要因素:
首现,A股在全球具备估值优势;
其次,外资对A股的配置绝对低配,目前持有A股市值的比例不到3%,持有日本股市市值比例约30%,韩国市值比例约15%;
再次,中国6.5%的GDP增速在全球名列前茅,从全球比较的角度来看,A股更可能给外资带来超额收益。
在谈到外资以前低配A股的原因时。杨玲称,过去A股对外开放水平较低,但如今外资投资A股的渠道正加速放开:
自从沪深港通相继开通,投资额度限制不断放松,2018年QFII锁定期、资金汇出限制取消,2019年1月QFII额度从1500亿美元提升至3000亿美元。从制度上已经放开了外资投资A股的渠道。
加上全球三大指数供应商相继将纳入A股,被动资金和主动资金配置A股的需求也大大提升。
“今年MSCI提高A股纳入权重,富时罗素以及标普道琼斯即将纳入A股,将合计为A股带来超过570亿美元的增量资金。”杨玲补充道。
在大家的印象中,外资只偏爱大盘蓝筹股。在杨玲看来,这是一种不全面的理解。她表示,对于外资而言,他们在已经看到中国市场的上行机会时,只要买大蓝筹就不会错失(这个机会)。但外资其实并不是低风险爱好者,他们追寻的是风险收益比合适的投资机会。
“今年以来,外资也开始在买一些质地比较好的科技股。事实上只要有挣钱机会,外资还是愿意冒一些风险的。”
四条主线布局
星石投资在2019年年度策略里提到:压制A股的多重因素将在2019年发生反转,科技领先的复兴牛市正在酝酿。未来,带领牛市节奏的将是科技股。
杨玲表示,当时做出这个预判,主要基于两个因素:
首先,高质量经济增长持续,产业升级、新旧动能切换为科技牛酝酿创造条件。
从经济数据来看,以三新经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为代表的新动能增速较快:新动能对新增就业的贡献率达到了70%。
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新兴消费等新经济蓬勃发展,中国在全球价值链的位置不断上升,诞生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其次,资本市场引来重大改革机遇,推动新经济发展,助力科技牛市酝酿。
从去年以来,资本市场的地位在不断提高: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到“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2019年最大的改革亮点是科创板的落地,预计将掀起资本市场改革的起点,此外,未来长期资金(养老金、保险资金、银行理财)加速入市可期,资本市场税收延迟有望落地。
“星石早在去年四季度,就顶着不小的压力做了调仓。目前旗下产品对于成长股的配置比例占了一半以上仓位。”杨玲告诉记者,“星石主要从四条主线配置以科技为核心的成长股。”
一、已经具备全球竞争优势的先进制造业。比如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二、受益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智能制造。比如工业机器人、云计算、人工智能、5G等;
三、兼具消费属性和科技属性的行业。比如医药生物;
四、其他弱周期成长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