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17%的投资者选择通过公募基金等理财产品参与

  权益类资产占比回升 投资者更看好一季度后行情——上海证券报·个人投资者2019年第一季度调查报告

  2018年A股三大股指全线收跌,但调查显示,仍有34%的投资者表示在2018年实现了盈利。在市场持续震荡盘整的环境下,A股估值的吸引力逐步上升,已经有部分投资者开始考虑增加权益类资产的投入,市场整体风险偏好略有回升。

  从投资风格来看,伴随着大盘蓝筹股在去年四季度末进一步下行,投资者对蓝筹股的投资热情有所减退,对短线操作热情有所回升,创投概念等热点题材表现活跃。在杠杆的使用者中,短线操作的占比也有一定程度增长

  调查显示,大约六成投资者看涨2019年A股市场,认为更为强势的行情在一季度之后展开。同时,有41%的投资者认为,2019年大盘不会击穿2500点,占比最高。近期大盘已在2500点一线反复盘整,也意味着相当比例的投资者并未过分看空市场。

  □汪友若

  ■

  1、逾三成投资者2018年盈利

  回首2018年,A股市场经历了大幅调整。三大股指年线全部收跌,上证指数全年下跌24.59%,深证成指全年下跌34.42%,创业板指全年下跌28.65%。

  但调查数据显示,仍有34%的投资者表示在2018年实现了盈利。其中,不少投资者的盈利空间在10%以内,占比为25%;盈利在10%至30%左右的投资者占比为6%;盈利超过30%的投资者占比为3%。

  另外,有49%的投资者表示,在2018年的股市投资中亏损。其中,亏损在10%以内以及亏损在10%至30%之间的投资者占比均为12%,亏损超过30%的投资者占比达到了25%。对比2017年,超过半数的投资者表示在2017年实现了盈利,有27.6%的投资者在2017年的股市投资中亏损。

  在2018年,证券账户资产规模较大的投资者与证券账户资产规模较小的投资者相比,出现亏损的比例更高。在证券资产规模为50万元以上的投资者中,有34.94%的投资者实现了盈利,有50.56%的投资者出现亏损;证券资产规模在50万元以下的投资者中,有33.96%的投资者实现了盈利,有47.09%的投资者出现亏损。

  2、50万以上的投资者持仓更稳定

  有意思的是,尽管去年四季度市场持续下行,但是投资者对仓位的调整步伐并不一致,出现了低仓位减仓,高仓位加仓的“反常”现象。在受访的投资者中,仓位在20%以下的个人投资者占比达到47%,较上一季度减少了1.8个百分点;仓位在80%以上的个人投资者占比为16%,较上一季度反而增加了3个百分点。

  对持仓数据进一步挖掘显示,账户资产规模较大的个人投资者的仓位高于整体水平。其中,证券账户资产规模在50万元以下的投资者的平均仓位为35.2%,证券账户资产规模在50万元以上的投资者的平均仓位则为45.95%。

  同时,账户资产规模较大的个人投资者的减仓行为相对少一些。证券账户资产规模在50万元以下的投资者中,有59.85%的投资者表示在去年四季度减仓。证券账户资产规模在50万元以上的投资者中,有54.28%的投资者表示在去年四季度调降了仓位。

  此外,在未来三个月内,账户资产规模较大的个人投资者的加仓意愿也更强。其中,证券账户资产规模在50万元以上的个人投资者中,未来三个月有意加仓的占比为9.29%,有意减仓的占比为10.41%。证券账户资产规模在50万元以下的个人投资者中,未来三个月有意加仓的占比为7.5%,有意减仓的占比为18.39%。

  上述调查结果显示,在大盘持续低位运行的情况下,账户资产规模较大的个人投资者的投资行为稳定性较强,对后市也相对更乐观一些。

  3、权益类资产占比连续增长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去年四季度包括股票市值、证券账户、可使用现金在内的证券账户资产平均占受访投资者个人金融资产的比重为41.55%,较上一个季度的40.93%增加了0.62个百分点,连续两个季度出现增长。

  其中,有17%的受访投资者表示,证券资产在其金融资产中的占比“有所提升”或“明显提升”,该数据较第三季度上升了3.5个百分点。同时,有29%的受访投资者表示,证券类资产在其金融资产中的占比基本保持不变,较第三季度下降了3.4个百分点;有41%的受访投资者表示,证券账户资产在其金融资产中的占比“明显下降”,较第三季度下降了2.5个百分点。

  在受访的个人投资者中,有29%的投资者表示准备加大股市资金投入,相比较上一季度上升了1.9个百分点。有53%的投资者表示,将不会大幅调整证券账户资产规模,这一数字与上季度相比下降了2.5个百分点。此外还有18%的投资者表示准备从证券账户中撤出资金,该数据与上一季度相比基本持平。

  以上数据显示,在市场持续震荡盘整的环境下,多数投资者在考虑投资策略和资产配置时,仍保持相对谨慎的态度,但随着股指持续低位运行,A股估值吸引力逐步上升,部分投资者开始考虑加大权益类资产的投入,市场整体风险偏好略有回升。

  ■

  1、盈利来自周期股

  当被问及“回顾2018年,至纯天珠,带来最大绝对收益的是哪类股票”时,有28%的投资者选择了周期股,至纯天珠,占比最高;有18%的投资者选择了蓝筹股,占比排名第二;选择中小创个股的投资者占比最低,为10%。

  对数据进一步挖掘发现,2018年全年盈利在10%以内的投资者中,有50.25%的投资者通过买入周期股带来最大绝对收益,占比最高;全年盈利在10%至30%的投资者中,有33.33%的投资者靠热点题材股带来最大绝对收益,占比最高;而全年盈利在30%及以上的投资者中,有33.33%的投资者靠中小创个股带来最大绝对收益。

  而在带来最大亏损的股票种类中,有29%的投资者选择周期股,同样占比最高;其次是中小创个股,占比为22%;蓝筹股占比为21%, 位列第三。

  在2018年全年亏损10%以内的投资者中,有35.11%的投资者认为周期股带来的亏损最大;在亏损10%至30%的投资者中,有28.13%的投资者因为买入中小创个股损失最大,占比最高;在亏损超过30%的投资者中,有30.46%的投资者同样认为中小创个股造成的损失最大,占比最高。

  以上数据显示,持有周期股的投资者去年总体收益大于亏损,整体而言,个人投资者可以凭借周期股获取较为稳健的收益。在大盘陷入调整的背景下,价格弹性较大的中小创个股相对更容易带来高收益,但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选择中小创个股进行博弈的投资者或者收获高额收益,或者以高额亏损收场。

  2、对蓝筹股的热情退潮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在被问及目前更倾向于持有哪类股票时,有31%的投资者选了大盘蓝筹股,比上一季度调查下降了8.6个百分点;倾向于持有中小板股票的投资者比例为36%,占比最高,较上一季度的调查结果微增了0.8个百分点。而在上一季度的调查中,倾向于持有大盘蓝筹股的投资者占比排名第一。

  在2018年第四季度末,以医药、金融为代表的蓝筹股出现大幅补跌,拖累指数步入低位运行。短期内强势股的快速下行使部分投资者信心承压,对蓝筹板块的投资热情有所减退。

  以下一组数据将从消费白马股、金融股、创业板三种风格切入,观察个人投资者的选股偏好。

  调查结果显示,个人投资者持有消费白马股的平均仓位为23.25%,持有金融股的平均仓位为24.09%,持有创业板个股的平均仓位为2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