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了一波快速上扬的行情

宋徽宗 写生珍禽图 手卷成交价:6171.2万元人民币北京保利

书画收藏受热捧 再贵也有人

沈周 雨中山图 立轴成交价:1573.6万元人民币 北京翰海

书画收藏受热捧 再贵也有人

八大山人仿倪瓒山水 立轴 纸本立轴成交价: 8400万元人民币 北京匡时

2009年春拍偃旗息鼓,观察全球金融海啸后第二季拍卖,人们想像中的寒冬似乎并未来临——当代艺术的严重下滑完全无法阻挡中国书画坚定上行的步伐,尤其是古代书画,在2009春拍中连创天价,一枝独秀,走出了一波快速上扬的行情。

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近日发布的《2009春季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调查报告显示,在2009春拍前100件高价拍品排行榜中,中国古代书画不仅占到36件之多,且一次性包揽了排名前六;而在去年春拍,古代书画在这个数字上只及当代艺术的56%。在作品成交价格上,突破千万元的作品已达8件之多,而仇英的《文姬归汉长卷》更突破了亿元港币大关,让整个书画市场为之一震。业界纷称:自2005年遇冷以来,一直波澜不兴的中国古代书画市场,今春俨然已成 “救市”良药。

如何看待2009春拍古书画的快速升温?是价值回归还是轮番炒作?哪些因素在左右古书画的市场价格?接下来的2009秋拍,古书画是否还将稳居“金字塔之尖”?古书画收藏又该防范哪些风险?面对扑朔迷离的艺术品市场,本报记者日前走访了多位中国书画鉴赏家、收藏家及研究专家,试图一一求解。

1 是价值回归,还是轮番炒作?

“8400万元”——6月26日下午5时许,随着拍卖师落下手中的拍槌,八大山人的传世名作——《仿倪云林山水》以1100万元起拍,在两位买家穷追不舍的“叫板”中一路走高,最终被一位用电话委托的场外神秘买家纳入囊中。这个价格,创造了中国古代书画在内地拍卖市场上的最高成交纪录。而此前的香港长风2009春拍,“吴门四家”之一仇英的巨制《文姬归汉长卷》以10120万港币的惊人价格,坐上2009年中国画成交价格的头把交椅。

两幅天价古书画的先后落槌,仿佛再现了2008春拍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天价迭爆的历史场景。在当代艺术整体下滑的今春,中国古代书画的异军突起,究竟是真实的价值回归,还是变换热点的轮番炒作?

“早该是这个价格了。”艺术批评家、深圳关山月美术馆馆长陈湘波直言道,尽管《仿倪云林山水》和《文姬归汉长卷》先后拍出天价,但中国古代书画的收藏还是处在一个不愠不火的状态,“长期以来,古画的价值一直在被低估。”他说。

中国古代书画向来是各大博物馆的收藏“宠儿”,然而自有艺术品拍卖市场以来,它就一直处于被认识和了解的阶段,价值被严重低估。“从中国这几年的艺术市场来看,当代油画和现当代名家的价格与古代书画相比明显偏高,很大一个因素是炒作,加上海外资金的介入。”陈湘波告诉记者,自从2005年中国当代艺术板块走强以来,分流了艺术品市场中的大部分资金,中国古代书画的市场份额有所下降。特别是海外市场上越来越多的天价出现,令国内投资者将大部分资金从古代书画市场撤离,资金的游离和人气的缺失成为不争的事实。

经历了两年的拍卖缩量及调整后,古代书画市场从2007年开始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2007嘉德秋拍,以7900万元成交的《赤壁赋》,创造了一个中国书画拍卖的新纪录,对古代书画市场产生了很大的刺激作用。在2008年春拍中,该市场持续加温,中国古代书画的价格占据了市场高端,并呈现出了较大幅度的上涨趋势。“事实上,中国古书画市场一直都处在一个价值发现和回归的过程中,2009春拍的价格回升,应该是合理的价值回归。”陈湘波表示。

他认为古画的火爆和当年当代艺术的火爆有很大不同,“一方面,古画的存世量十分有限,其中90%精品都在博物馆和藏家手里,在外流通的不多,其价值基本是靠资源稀缺性来提升。另一方面,对古画真伪的判断需要一定鉴赏能力,在这个行业里面,如果不是从事古画研究和收藏很多年的人,是不敢轻易去碰的。因此,古画被炒作的因素相对其他品类是最少的,更无法坐庄。”他说,从1994年内地有拍卖开始,古画的价格一直是每年递增,受经济大势影响不大,“今后中国艺术市场上单件价格能过亿的作品,大多将可能出现在中国古代书画板块。”

2 是价格洼地,还是昙花一现?

当“卖一件、少一件”的稀缺古画走向拍卖时,它们的价格很容易飙升。但在陈湘波看来,像今年春拍的这几件精品之作,从全球艺术品市场来衡量,拍出几个亿也不奇怪。“接近1亿的价格在全球拍场还属于中下,更何况是‘八大’这样的中国顶级画家,在美术史上的地位不会比梵高等国外名家低。中国书画的价值还应进一步被世界认识。”

对此,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艺术市场投资专家赵力却有不同意见。“中国古代书画新纪录的出现,我个人认为,可能只是一个与稀缺资源有关的偶然现象,以及目前保守心态下的一个集中体现。”他认为,“中国古书画目前的价格是否合适”“是否还应再创新高”都不是目前应该讨论的问题,因为任何价格的实现都离不开现实购买力的支撑——而中国艺术品市场正处于“低成长低通胀”阶段,今年秋拍也不可能出现复苏的大行情。

赵力分析说,中国古代书画今春的“反周期”表现,首先是因为2003年到2006年书画市场比较好,之后市场进入一个比较长的调整期,2009春拍是市场反弹的结果,“事实上,2008年下半年开始,中国书画市场就已经开始回暖”。其次,金融危机下,人们往往觉得风险是第一位的,希望找一些抵御性强的品种来投资,书画是比较稳定的类型,尤其是稀缺性的古书画,通常被认为是“避风港”。

针对古书画的火爆表现,赵力特别强调了通胀预期的影响。他指出,去年秋拍市场普遍的说法是“现金为王”,到了今年春拍就反过来了,似乎谁手里攥着大把现金谁就是傻瓜。不光是艺术品市场,股市、房市都这样,连消费者的心理都变了。

“2009春拍给我们这样一个信号:市场行情‘向后转’,由当代艺术唱主角转为对经典艺术的推崇;购买形态‘向右转’,即保守、守成的姿态,想寻找抵御性强的品种。”赵力表示,从这个角度而言,目前中国艺术品市场只是在底部站稳,离复苏还有一段相当长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