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国际艺术展越来越成熟

Magnus Renfrew是香港国际艺术展(ART HK)的展览总监,他纵横艺坛多年,经验丰富,最近更入选《ART+AUCTION》的“全球权贵一览”(2008年12月出版)头十五大,在2009年 2月更获《当代艺术新闻》(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News)选为亚洲艺坛十大最具影响力人物

在国内,许多业内人士都认为香港国际艺术展览是比较成功的一个艺术博览会,您怎么看待呢?今年的活动对比往年有什么不同之处?

Magnus Renfrew:目前来说,今年的艺术展览还只是刚刚开始,还有待进一步的观察,虽然我们已经有许多收藏家前来参与,但是还不能说它成功了。但相比起往年,我们的确是在不断进步中。在过往,我们对收藏家的情况并不是很了解,但是现在我们已经认识越来越多的来自世界各地的收藏家,包括中国内地、中国台湾、印度尼西亚、韩国、日本、澳洲等等。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因为这只是第三届的香港国际博览会。纵观全局,各方面都有相当快的发展,证明了我们做出了对的统筹和抉择,但这并不意味着有任何捷径。对于这个年轻的艺术市场,我们可以充分看到它的潜力,观众也变得越来越成熟,但仍需要很大的努力去培育出正确和统一的意识。

对香港国际艺术展览,我们是怀抱着极大地信念与抱负的。我们想努力使其成为世界上最一流的艺术博览会,但要达成这个目标,贵州文玩,真的需要很多的工作和时间,解决过程中所遇的无数困难。今年的活动,我们真切地感到兴奋,因为我们可以感到它渐渐地走向成熟了。

可以概括地介绍一下今年ART HK的特色吗?

Magnus Renfrew:最简洁地说,文玩,就是质量。今年我们展出的作品有一个非常高的水准。我们坚持ART HK要成为一个世界级的艺术博览会,所以成立了独立的甄选委员会,能确保评选的公正性。最终,我们从提交申请的300多家画廊中,选择了155间参展。

您对内地的艺术博览会有所关注吗?

Magnus Renfrew:是的,我知道前段时间的CIGE、艺术北京,还有将要举办的上海艺术博览会。我不太明白为什么CIGE和艺术北京为什么仅隔一周就相继在北京举行,我觉得有点隔得太近了 (笑)。一方面,我认为内地的艺术博览会的参与者大多都是本地的画廊和收藏家,很难跳出这个圈子,接触到更广阔的国际市场。但另一方面,由于市场还很年轻,更重要的是让大众接触到艺术,贵州文玩,增强艺术的影响力,所以内地的艺博会在这方面的工作是非常关键的。不但是内地,连同台湾、韩国、日本的艺术博览会,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们都是向着同样的目标而在奋斗着。

在内地,有的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例如艺术北京的执行总监董梦阳,他主张办一种有本土特色的艺术博览会,培养本土的收藏团队、发展买得起的艺术品。您的看法是什么呢?艺术是应该更国际化,还是本土化?

Magnus Renfrew:我觉得他的这个主张很好。虽然我们这里有昂贵的艺术品,据我所知最高价的达到1千2百万美元,但我们也有1000美元的低价位艺术品。买得起的艺术对于扩大观众层面有很大的意义,它能使更多的人群参与进来。